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 第一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禮論》及《議兵》來代替正文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 第二已殘,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禮記》《樂記》來代替正文 史記卷二十五 律書 第三一說己佚,張晏謂篇名「兵書」 史記卷二十六 歷書 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 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 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 第七 史記卷三十 平准書 第八 世家 史記卷三十一 吳國|吳太伯世家 第一-吳國 史記卷...
小組遊戲比賽法(TG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競賽桌競賽,但不告訴學生各桌題目的難度水準。小組遊戲競賽法的小組學習時採異質性學習,以學生遊戲競賽代替小考,並以能力系統代替進步分數。學業競賽採同質性競賽,不論哪一級的選手,每桌得最高分者替小組取得相同的積分,再將每一個人所得分數加總合計為團體分數,來決定小組的優勝順序,獲得高點數之小組將接受表揚或獎賞。小組遊戲競賽法之遊戲規則,可由師生依班級特點共同討論決定,加以靈活運用。目錄1 壹、準備活動2 貳、教學流程2.1 一、全班授課2.2 二、分組...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 (3) 北面: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身分。 (4) 韓、彭:指韓信、彭越。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助漢高祖定天下,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彭越(?∼西元前196),字仲,西漢昌邑人。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並誅三族。 (5) 競鞭而爭先:競相驅馬爭先。 (6) 脫:假如。 (7) 光武:指漢光武帝劉秀。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口語中用來代替數目字的「零」。如:「洞洞拐」。
心滿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祿勛與王莽等定策安宗廟,封廣陽侯,為少傅。為王莽心腹,莽稱帝,按金匱拜為更始將軍、廣新公。後其子甄尋以作符命被王莽處死,遂自殺。 (5) 舜:王舜(?∼西元前11),西漢濟南東平陵人。王莽從弟。哀帝時嗣爵安陽侯。以車騎將軍迎立平帝。王莽居攝,以舜為太傅左輔。始建國元年,為太師,封安新公,尋病悸死。 (6) 歆:劉歆(西元?∼23)字子駿,後改名為秀,字穎叔,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政府行政體制。起源於英國,在施政運作上是以內閣代替元首對議會負責,國家元首僅具名位而無實權。內閣需擬訂政策提交議會討論;並且督責所屬部會執行議會所通過的法律;議會對於無能或執政錯誤的內閣則可提出譴責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內閣下臺。
訓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刑法上指犯罪行為人其犯罪行為之動機在公益或道義上顯可宥恕時,依法本應處以拘役或罰金,而由法官在宣示判決時,得於判決主文諭以訓誡代替拘役或罰金刑之宣示判決。[例]檢察官念在他罪行輕微且又是初犯,當面加以訓誡後,下令飭回。
借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修辭學辭格。在語文中,放棄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語詞不用,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詞來代替的修辭方法,稱為「借代」。如漢代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善造酒者「杜康」代「酒」。
藏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成語或俗語中的一部分,來代替其餘部分的修辭法,稱為「藏詞」。如「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即將「酒」及「水」隱藏。又如「而立」代表「三十」,其實即是「三十而立」的藏詞格。
百發百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後來《戰國策》原文的「百發百中」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射擊技術高超,絕無虛發;或形容料事、用計、施藥等相當準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