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95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隋朝(西元581∼西元618)「九部樂」之一。唐朝(西元618∼西元907)「九部樂」、「十部樂」之一。屬儀式舞蹈。康國係粟特國之一邦,位於Samarkand地方。「康國樂」起自北周武帝(西元561∼西元578)迎娶突厥女阿史那皇后,「康國」及樂舞同時東來。彼等由北周之「大司樂」管領。歌曲有「戢殿」、「農和正」。舞曲有「賀蘭 鼻始」、「末奚波地」、「農惠 鼻始」、「前拔地惠地」。樂器有笛、正鼓、和鼓、銅拔等四種。樂工七人,著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衿標。舞者二人,著緋襖、錦袖、絲綾渾襠、赤皮靴、白帑。有名之《胡旋舞》即出自康國。白居易(西元772∼西元846)之《新樂府》中,曾...
《隋書.音樂下》、《舊唐書》、《新唐書》、《通典》、《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二部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類型名。唐代(西元618∼西元907)燕樂依其不同的表演形式分坐部、立部二部。其樂包括雅正之樂與胡俗樂,是在九部樂、十部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確實創制時間雖不可考,然就元稹詠《立部》詩句「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後臨玉座。」知唐高宗李治(西元649∼西元683)之時已有坐、立部之分。二部的內容皆為歌功頌德之作,立部有八部:隋唐舊樂《安樂》與《太平樂》二部,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時作《破陣樂》與《慶善樂》二部,高宗作《大定樂》、《上元樂》二部;武后(西元684∼西元704)作《聖壽樂》及玄宗(西元627∼西元755)作《先聖樂》二部;坐部則有六部:太宗時《燕樂》一部、武后...
《舊唐書》、《唐會要》、《全唐詩》、《通典》、《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淺的技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在身。』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也作「薄技」。
立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堂下立奏者謂之立部。與坐部對應,並列於二部。其樂共八曲,計唐朝以前二曲,安樂、太平樂;太宗二曲,破陣樂、慶善樂;高宗二曲,大定樂、上元樂;則天武后一曲,聖壽樂及玄宗一曲,光聖樂。〔詳見二部〕。
油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弄架式,並無真實工夫。《野叟曝言》第二二回:「這大姐實實是慣家,不比江湖上走跳,油花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參見「教坊」條。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自高頭宜春、梨園二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阿國歌舞(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為日本早期歌舞之一種;於中世紀末近代初(天正八年,即1580年左右),由出雲大社的女巫阿國組織的少女舞團,用中世紀末流行之女歌舞之「念佛舞踊」形態,透過少女舞團展演。他們起自京都而流行全國,甚為大眾喜歡。故許多舞團模仿其形態到鄉下各地演出,甚至在賣笑地方、京都一些遊女屋皆有此類型舞踊演出。阿國歌舞(Okuni Kabuki)因此開始被稱為遊女歌舞〔見Yujo Kabuki〕。其組團是由男女混合組成,其中男性稱為「和尚」,周邊配合約十多人之遊女群。演出內容特徵有:一、由民俗舞蹈中摘取之《念佛舞踊》或《雅兒踊》。二、以狂言(Kyougen)形式,由男性做滑稽的較快舞蹈。三、帶色...
演劇博物館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一卷》1960、戶板康二編《歌舞鑑賞入門》1959、下中弘編《歌舞事典》1983、松村明編《大辭林》1989。
樂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名。日本古典藝能所使用之舞具;為演出樂時所使用的面具,形狀自面部覆蓋至後頭部,後頭部邊緣設有被吊用之布,其臉孔、眼、鼻、口之部分穿孔。樂為露天野外演出之藝能,故其面具表情強烈誇張,面形及穿孔部份一般比舞樂面與能樂面大。面形表現鳥、怪異、人等。使用材料多為樟、檜、桐等或使用乾漆等。面具塗丹、朱、綠青色漆,裝墨染之髮、眉、鬚。據《法隆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財帳》、《西大寺資財流記帳》、《觀世音寺資財帳》、《教訓抄》等記載得知現存以下十四種樂面:《治道》、《師子頭》、《師子兒》、《吳公》、《金剛》、《迦樓羅》、《崑崙》、《吳女》、《力士》、《婆羅門》、《大孤》、《大孤兒》、《醉胡王》、《醉胡從...
演劇博物館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二卷》1960。
清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隋唐(西元581∼西元907)兩朝時司「清商樂」的表演工作者,又稱「清樂」樂部、「清樂」。隋開皇九年(西元589)平定陳(西元557∼西元589)國,得其樂,在「太常寺」下設「清商署」,負責管理有關事宜。隋唐之「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均有「清商樂」,唐設「坐部」、「立部」後,仍有「清樂」樂部。「清商」舞者四人,樂舞曲目及演奏樂器〔見本辭典「清商樂」〕。樂舞服裝:樂工著平巾幘、緋褶,舞者著碧清紗衣、裙襦大袖、畫雲鳳之狀、飾以金銅雜花、狀如雀釵、錦履。有關樂工人數,各文獻有不同之記載:《隋書》二十五人、《舊唐書》二十三人、《唐六典》二十一人。
《隋書.音樂志》、《新唐書.禮樂十一》、《通典》、《唐六典》、《唐代音樂之研究》、《舊唐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妓女接客的地方。《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這條路上,何曾有甚麼館?」也稱為「妓院」。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