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魏1>與趙2>攻韓3>,韓告急於齊4>。齊使田忌5>將而往,直走大梁6>。魏將龐涓7>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8>謂田忌曰:「彼三晉9>之兵,素悍勇而輕10>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11>利者蹶12>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13>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14>,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為明代開國功臣。後為胡惟庸陷害,憂憤而卒,謚號文成。擅長詩文,亦精通天文兵法。 (2) 醇醲:音ㄔㄨㄣˊ ㄋㄨㄥˊ,濃厚的酒。 (3) 飫:音ㄩˋ,飽食、飽足。 (4) 巍巍乎:崇高雄偉的樣子。巍,音ㄨㄟˊ。 (5) 赫赫乎:顯盛的樣子。赫,音ㄏㄜˋ。 (6) 象:摹擬、效法。 (7) 敗絮:破棉花。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級送予曹叡。孫權因使者遲遲未回而知公孫淵背盟,大怒,想即刻出兵征討。當時他的手下有一大將陸遜,熟知兵法,富雄才大略,頗得孫權的賞識與信賴。他認為此時出兵大為不妥,故上書勸諫說:「公孫淵仗恃自己佔有險要之地,便斗膽拘留本國使節,也不納獻以示忠誠,這樣的行為確實可恨,才會使您在盛怒之下,完全忘了危險,不顧一切地想出兵征討。然而,當天下紛擾如雲,您在詭譎多變的局勢當中,都還能把持英明的心智,先後擊敗曹操、劉備、關羽等當代豪傑,今日卻因一點小事就發起這樣大的脾氣,犯了可能深陷危機的大忌,要知四周的強敵都在伺機而動。這種輕率的舉動,實在令人疑惑。況且您向來有四海之志,何必為區區的公孫淵妨礙大業,只要按...
得寸進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採『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穩當當地為大王您所擁有,就能逐漸統一天下了。若捨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後,便採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度遷都,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背向、背著。《戰國策.趙策三》:「天子弔,主人必將倍殯柩。」《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móu shēn lǜ yuǎn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唐.李靖《衛公兵法.卷上.將務兵謀》:「夫將之上務,在於明察而眾和,謀深而慮遠。」 參考詞語︰深慮遠計注音︰ㄕㄣ ㄌㄩˋ ㄩㄢˇ ㄐ|ˋ漢語拼音︰shēn lǜ yuǎn jì釋義︰即「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清.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一二》:「以深慮遠計為狂愚。」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敺,難以為功;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意者有它繆巧可以禽之,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擊便。」 〔注解〕 (1) 彊弩之末:強弩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見「強弩之末」。 (2) 縞:音ㄍㄠˇ,白色的絲織品。 (3) 朝:音ㄓㄠ,白天。 (4) 莫:音ㄇㄨˋ,同「暮」,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追,怎麼去捉一個無名小卒呢?」蕭何說:「別人容易得到,向韓信這樣的人卻很難求啊,此人志向高大又精通兵法,如果重用他,將來統率三軍,平定中原,必定非他莫屬。」劉邦說:「依你的看法,應給他一個元帥當了?」蕭何說:「自然是,此人極愛面子,一道命令請他當元帥,還未必肯受,必須舉行設壇拜將之禮,他才會接受。」於是,劉邦便很隆重的築起將台,拜韓信為漢軍元帥。當了元帥之後,韓信便運用他的智謀,指揮大軍,把當時強大的敵人項羽打敗了。從此全國統一,劉邦做了漢朝第一位皇帝,叫漢高祖。漢高祖即位後,有一次問韓信說:「如果我來帶兵,你看可以帶...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虛張形勢注音︰ㄒㄩ ㄓㄤ ㄒ|ㄥˊ ㄕˋ漢語拼音︰xū zhāng xíng shì釋義︰故意誇大軍容氣勢。猶「虛張聲勢」。見「虛張聲勢」條。 01.宋.晁補之〈上皇帝安南罪言〉:「請以大軍當其衝,虛張形勢以疑賊,而陰擇精兵為三四,間道絕徑,或薄其左,或突其右,設奇取之,兵法所謂攻其所不守也。」 參考詞語︰虛作聲勢注音︰ㄒㄩ ㄗㄨㄛˋ ㄕㄥ ㄕˋ漢語拼音︰xū zuò shēng shì釋義︰猶「虛張聲勢」。見「虛張聲勢」條。 01.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一八.雜記》:「北方士夫淳朴有古風,不虛作聲勢。」 參考詞語︰偽張聲勢注音︰ㄨㄟˋ ㄓㄤ ㄕㄥ ㄕˋ漢語拼音︰wèi zh...
三申五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令五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是春秋著名的兵法家,本為齊國人,後來成為吳王闔閭的將軍,大敗楚國,威逼齊、晉,震驚諸侯。孫武著有兵法十三篇,主要內容為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孫子兵法》被後世尊為「兵經」。當時孫武帶著自己寫的兵法去見吳王闔閭,吳王看了以後,雖然覺得孫武寫得不錯,但仍有點不信任,便問孫武:「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可以試試指揮軍隊嗎?」孫武說:「當然可以。」吳王存心要給孫武出難題,又問:「那用婦女來試驗也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了宮中的嬪妃宮女,一共一百八十名,讓孫武指揮她們。孫武先將她們分成兩隊,命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嬪妃做隊長,讓她們每個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