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8.5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喉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口才、言辭。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八.雜說下》:「昔魏史稱朱異有口才、摯虞有筆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辭本異。」
三國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該書敘事「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2]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小異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大同小異」。見「大同小異」條。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如斯變革,不可勝計,或名非而物是,或小異而大同。」
十羊九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隻羊,有九個牧人。比喻民少官多。《隋書.卷四六.列傳.楊尚希》:「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明史.卷一六四.劉煒列傳》:「其地已有尚書薛希璉,少卿張固鎮撫,又有侍郎鄒幹,都御史王竑振濟,而復益之以翼,所謂十羊九牧。」亦可喻政令不一,無所適從。《新唐書.卷一三二.列傳.劉子玄》:「今史官注記,類稟監修,或須直辭,或當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唐.劉知幾《史通.卷二○.忤時》:「揚令公則云必須直詞,宗尚書則云宜多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
口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後來作者,通無遠識,記其當世口語,罕能從實而書。」
飾非文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文過飾非」。見「文過飾非」條。01.《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母兵諸葛鄧鍾傳.鍾會》引三國魏.鍾會〈母夫人張氏傳〉:「孫氏辨博有智巧,言足以飾非文過,然竟不能傷也。」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七.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辱相凌,子野、休文釋紛相謝。」 
刻船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刻舟求劍」。見「刻舟求劍」條。01.唐.劉知幾《史通.卷五.因習》:「夫事有貿遷,而言無變革,此所謂膠柱而調瑟,刻船以求劍也。」  
削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刪除。《三國志.卷六三.吳書.吳範傳》:「權恚其愛道於己也,削除其名。」唐.劉知幾《史通.卷一五.點繁》:「但此一篇所記全宜削除,今輒具列於斯,藉為鑒戒者爾。」
魚得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得魚忘筌」。見「得魚忘筌」條。01.唐.劉知幾〈讀漢書作〉詩:「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
柳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宜矣!」另外,他的兩個弟弟也都受到其牽連,而被處笞刑至死。 文學觀點柳璨認為唐玄宗時代的歷史學家劉知幾在其《史通》一書對經、史的批評過份,曾寫作十章《柳氏釋史》,為史書辯護。 著作曾寫十章《柳氏釋史》,為史書辯護。 評價1.由於柳璨為朱全忠策劃了一次屠殺,後世史家對柳璨多持負面看法:(1)《舊唐書》稱柳璨為「妖徒」。(2)《新唐書》把柳璨的事跡列於「奸臣傳」之中。2.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評論柳璨「發揮朋黨積習」、「不見刀是不知道自己該殺的」。(資料取自於網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