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99.9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解釋文句意義的文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若夫注釋為詞,解散論體,雜文雖異,總會是同。」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注》:「文言美辭,列於章句,委曲敘事,存於細書,此之注釋,異夫儒士者矣。」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倫不類」有兩種解,一是不合道理、法式,二是不像樣。語本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後用「不倫不類」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不三不四」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小異大同注音︰ㄒ|ㄠˇ |ˋ ㄉㄚ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xiǎo yì dà tóng釋義︰猶「大同小異」。見「大同小異」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符契,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如斯變革,不可勝計,或名非而物是,或小異而大同。」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事為主,這也呼應司馬遷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際”的寫作目標自司馬遷創“太史公曰”以來,後代史家多響應。劉知幾《史通·論贊》載“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陳壽曰評,士隱曰議,何法盛曰述,揚雄曰撰,劉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顯姓名,皇甫謐、葛洪列其所號”範曄還把《後漢書贊論》編為四卷,希望“有賞音者”。。《史記》全文一百三十篇,自司馬遷歿就有十篇散失“而十篇缺,有錄無書。”《漢書·司馬遷傳第三十二》。西漢博士褚少孫補之。但其中有些也有可能更有後人補之,如《孝武本紀》摘抄於《封禪書》,褚少孫雖才識不足也不至於如此。另...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談過其實注音︰ㄊㄢˊ ㄍㄨㄛˋ ㄑ|ˊ ㄕˊ漢語拼音︰tán guò qí shí釋義︰猶「言過其實」。見「言過其實」條。 01.唐.盧照鄰〈五悲.悲今日〉:「傾蓋若舊,白頭如新。嘗謂談過其實,辨而非真。」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一○.雜述》:「其有異於此者,則人自以為樂土,家自以為名都,競美所居,談過其實。」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及三傳札記》以及沈玉成《春秋左傳學史稿》等學者均持是說。,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唐代史家劉知幾首先對孔子修《春秋》發生懷疑《史通・惑經》,孫覺《春秋經解・周麟之跋》、陸佃《陶山集・卷十二答崔子方書》都有此疑問。石韞玉《獨學廬初稿・春秋論》:“《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春秋》總十二公之事,歷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十人。此數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則其書法,豈能盡同?” 體裁《春秋》以「年・時(季節)・月・日 - 記事」為體裁。年:魯國之君主、魯公在位紀年。時:季節。四季之「春・夏・秋・冬」。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商量、研討。如:「商榷」。唐.劉知幾《史通.卷三.書志》:「榷而為論,未見其宜。」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一五.點煩》:「蓋語曰:『百聞不如一見。』是以聚米為谷,賊虜之虛實可知;畫地成圖,山川之形勢易悉。」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唐.劉知幾《史通.卷五.採撰》:「故作者惡道聽塗說之違理,街談巷議之損實。」
玄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神機妙算」原作「妙算神謀」,出自於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這是一首郊廟享宴頌詩,歌詠大唐皇帝的天威。詩開頭二句:「妙算申帷幄,神謀出廟廷。」「妙算」、「神謀」即是指天子高明的算計與謀略,出於軍帳與宮廷中,建立這偉大帝國。「妙算」與「神謀」指料事精準、神奇高妙的機謀策略。後來「神機妙算」成為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計策高明、預料準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