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水滸後傳》第二六回:「正在危急之際,忽有一隊人馬衝來,一個將官舞著雙鞭殺入,把那游兵殺得落花流水,四散逃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危急。如:「險局」、「險象環生」、「脫離險境」。
趁火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利用別人危急忙亂的時候,從中取利。[例]他在我們公司危急時趁火打劫,掠奪市場。
揚湯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鍋中的沸水舀起,再倒回去,以止住沸騰。比喻暫時紓解危急的困境。《三國志.卷二一.魏書.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遭乾坤之靈,值時來之運,揚湯止沸使不燋爛。」亦比喻治標而不治本,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燃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火燒眉毛般緊迫。形容事態嚴重,情況危急。《英烈傳》第五三回:「此時正是燃眉之急,豈不用他?」《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師父知道,我是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難怪我。」也作「燒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急、緊急。如:「迫不及待」、「迫切需要」。《莊子.山木》:「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相棄。」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òng釋義︰即「不動聲色」。見「不動聲色」條。 01.《元史.卷一三七.阿禮海牙列傳》:「時雖甚危急,阿禮海牙朝夕出入,聲色不動,怡然如平時,眾賴以安。」 02.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五》:「高文良公巡撫江蘇,為制府某所凌,勢岌岌乎殆矣,而公聲色不動。」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頭是說話的主要器官,長約三寸,古人多用「三寸舌」或「三寸之舌」來表示口才。例如《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分量。毛先生三寸的舌頭,真是比百...
錦囊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裝在錦囊裡的神妙計策。比喻預先規劃以應付意外、解決危急的有效方法。語本《三國演義》第五四回。 △「神機妙算」、「錦囊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