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苟延殘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勉強存續生命。《西遊記》第三一回:「欲要自盡,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終不明。故沒奈何,苟延殘喘,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也。」也作「苟留殘喘」、「苟延殘息」。
2.比喻勉強撐住局面。如:「兩隊因為實力懸殊,下半場時,弱隊只能苟延殘喘,勉強撐到終場。」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瓶梅詞話.第六二回》俺娘都因為著了那邊五娘一口氣。他那邊貓撾了哥兒手,生生的諕出風來。爹來家那等問著娘,只是不說。落後大娘說了,纔把那貓來摔殺了。他還不承認,拏俺每煞氣!八月裡哥兒死了,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俺娘這屋裡,分明聽見,有個不惱的?左右背地裡氣,只是無眼淚!因此這樣暗氣暗惱,纔致了這一場病。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謙之詞,比喻先以自己較不好的意見或行為,來引起別人更為優秀的表現。[例]這次義賣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以後能有更多人共襄盛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胡亂、苟且的度過。如:「鬼混」、「混日子」。《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思量房裡沒有別人,只是楊執中的蠢兒子在那裡混。」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單單一個人。《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我司馬貌只是個窮秀才,孑然一身,生死出你之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你孑然一身,如何完得葬事?」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淳于棼夢中出任南柯太守,歷盡人生窮通榮辱,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夢。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後用「南柯一夢」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曲事實,任意批評。[例]他只是信口雌黃,千萬別讓他的話影響了我們的判斷。
Marcia的四類認同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且此認同是以他們父母的選擇為基礎,而非來自自己的選擇。他們已決定獻身於某職業和意識型態。但這種投入只是基於他們父母或權威人物的評估,而非來自自主的自我評量。早閉型認同是一種假認同。它通常過於僵化和呆板,所以無法幫助他應付生命中未來的危機。2. 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屬於迷失型認同的青年沒有一定的職業方向,對任何意識型態都不投入。對於未來的目標和方向,幾乎沒有什麼進展。我們也許經歷過認同危機,但即便如此,他們仍未能解決此危機。3. 未定型認同(moratorium):處於未定型認同狀態的青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脅持。如:「要挾」。《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挾天子而令諸侯。」《水滸傳》第三六回:「若是如此來挾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