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吊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沛國人,或為濟陽人,字子京。鍾繇任為西曹掾,後與長樂衛尉陳禕謀畫襲鄴城,攻擊曹操。陳禕向曹操告發其謀,魏諷遂被殺。 (3) 鳩合:集合、召集。鳩,音ㄐ|ㄡ。 (4) 華而不實:只開花而不結果。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見「華而不實」。 2、「釣譽」:《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元始中,修功臣後,下詔曰:「漢興以來,股肱1>在位,身行儉約,輕財重義,未有若公孫弘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為布被脫粟3>之飯,奉祿以給故人賓客,無有所餘,可謂減於制度4>,而率下篤俗者也,與內厚富而外為詭服5>以釣虛譽者殊科6>。夫表德章義,所以率世厲俗,聖王之制也。其賜弘後子孫之次見為適者,爵關...
太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一般醫生的尊稱。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醫死多人,何嘗怕人告發。」《紅樓夢》第五四回:「這裡走的幾個太醫雖都還好,只是你吃他們的藥總不見效,不如再請一個高明的人來瞧一瞧。」
舉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檢舉告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首狀人幸運,係張家灣民,為舉首略賣事。」《福惠全書.卷一三.刑名部.監禁》:「犯者同罪,舉首者賞。」
省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息事寧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親告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必須由被害人提出告發,始能提起公訴的犯罪。如強姦罪。
土屋隆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後又發表「天國太遠了」和被譽為名作的「危險的童話」。1962年以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的第一作「影子的告發」得到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在那之後土屋先生繼續發表其系列作,如「血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此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初啼」作結,同年獲選為文春週刊所推薦的十大懸疑小說作品中的第一位。1963年以《影子的告發》獲得第六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並於2002年榮獲第五屆日本推理文學大獎(日本ミステリー文學大賞),作者目前以九十二歲...
訐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屬告發上司。如:「他到法院訐告課長貪汙。」
首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首告發。《宋史.卷八.真宗本紀三》:「有司請違法販茶者許同居首告,帝謂以利敗俗非國體,不許。」《水滸傳》第二回:「兩個恐怕連累,只得去殿帥府首告。」也作「首狀」。
首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發他人的訴訟狀。《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奴才手裡拿著一張首呈,就像拾到了有利的票子。」
首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首告發。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既如此,相公請回,著家中嫡親的人來首狀。」也作「首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