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4.8008 ms
共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喻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印度僧伽斯那撰,南朝齊求那毘地譯,四卷。因故事近百,取其整數,故稱為「百喻經」。書中設有九十八個譬喻,以喻佛法、邪、正等事。也稱為「癡華鬘」。
|
博喻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喻為師」意指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廣泛地曉喻學生,而不拘一途。當然其先決條件還要教師通曉求學入道的淺深次第,了解學生資質材性的好壞,才能達成目標。〔禮記.學記〕云:「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由上文可以推知學生無論智愚賢不肖,皆可加以曉喻教導,而不可放棄,其關鍵唯在於教師是否善於啟發誘導而已。能熟悉教材難易及學生狀況,進而因機設教,多方誘導者,才有資格作老師。其次,在三代之時,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治國平天下之事,聖王明君尤重視擇師...
|
精金喻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金喻聖是王陽明的弟子蔡希淵,問陽明有關聖人的才力不同時,陽明回答所作的譬喻。此段問答見於王陽明〔傳習錄上卷〕。蔡希淵問:聖人是可學而成的,但伯夷、伊尹和孔子比較,才力終究不同,為什麼都稱為聖人?陽明回答的大意如下:聖人所以為聖,只是他的心純粹是天理,沒有摻雜人欲,如同精金所以為精,即因成色十足,沒有摻雜銅鉛。不過,聖人的才力有大小,如金的分兩有輕重。就才力說,堯舜有萬鎰之重,文王、孔子有九千鎰,禹湯、武王有七、八千鎰,伯夷、伊尹有四、五千鎰。精金在於成色十足,不在分兩輕重(即是重在品質,不在數量);聖人在於純粹合天理,不在才力。所以雖是凡人,肯學習使心純粹是天理,也可成為聖人。因此說「人...
|
辭喻橫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辭中的比喻橫逸生動。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跲、蹥蹇不比者為負。」
|
豆萁之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骨肉相殘。參見「豆萁相煎」條。
|
遠引曲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直截了當,反從遠處引證,曲折比喻。《清史稿.卷二.太宗本紀一》:「苟不務直言,遠引曲喻,剿襲紛然,何益於事?」
|
酒喻聖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酷好飲酒的人對酒的隱語。以聖人喻清酒,以賢人喻濁酒。見《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
|
舟水之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喻民,舟喻君,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形容君民之間就如舟水的關係一般。《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願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於未盡,節力役於未困。」
|
嘔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和喜悅的樣子。《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賢人君子,亦聖(主)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
|
呴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的樣子。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