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6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陽貨》子曰:「鄙夫1>可與事君2>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3>;既得之,患失之4>。苟患失之,無所不至5>矣。」 〔注解〕 (1) 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2) 事君:事奉君主。 (3) 患得之:害怕得不到。 (4) 患失之:害怕會失去。 (5) 無所不至:無所不用其極,比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見「無所不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頭頂到腳跟都受損傷。比捨身救世,不辭勞苦。《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先生既墨者,摩頂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於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頂至踵」、「摩頂至足」、「磨頂至踵」、「磨踵滅頂」。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的斑點。瑜,玉的光澤。瑕不掩瑜比事物雖有缺點,卻無損其整體的完美。《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風行草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紘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聖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也作「風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向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向房屋的角落。比孤獨、失望,落寞寡歡。晉.潘岳〈笙賦〉:「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聊齋志異.卷四.促織》:「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嘿然,不復聊賴。」後亦比錯過良機而失望。如:「商品打折期間欲購從速,以免向隅。」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1>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適志2>與3>!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解〕 (1) 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亦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2) 自適志:自快得意。,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守,戰國時的墨翟擅長於守城。後稱擅於牢固的防守。墨守成規比思想保守,固守舊有的規矩而不肯改變。[例]從事藝術工作者,切忌墨守成規,要有自己的創意。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心」,存心、處心。語出《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叵測」,難以預料、不可測。語出《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後用「居心叵測」比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包藏禍心」、「別有用心」
豢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以利益收買人,供其驅使利用。[例]販毒集團將魔爪深入校園,豢養藥頭以協助販毒,實在令人憂心不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