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944.7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甌無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土完整鞏固。語本《南史.卷六二.朱异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一》:「但各州之地,俱半錯衛屯,半淪苗孽,似非當時金甌無缺矣。」
土生土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出生到長成都在當地,不曾遷移。[例]他在美國土生土長,卻能說一口標準國語,真是難得。
張騫出使西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的費加那盆地),大受歡迎。大宛國王告訴他大月氏的位置,並送他到北方的康居國。抵達大月氏時,大月氏因國土豐裕,生活安定,對匈奴已無恨意,不願再從事征戰。張騫待了一年後知道沒有結果,便取道天山南路,以避匈奴,仍為匈奴所發現,又被拘留了一年,後乘著匈奴內亂帶著妻子和一個從者逃回長安,時在元朔三年(西元前126年)左右,正是衛青征討匈奴之時。由於張騫的報告,和對西域的風情和民俗才有所了解。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張騫再度受命出使烏孫,欲與烏孫結盟挾擊匈奴,但烏孫也因內部政局不安,對漢朝一無所知,對匈奴仍有所畏懼,不願與漢結盟...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國皇帝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營中乞求投降。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
苦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鄙和北鄙,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鄙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
鯨吞蠶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 詞義強侵弱,或如鯨之大舉吞噬,或如蠶之逐漸侵占。 出處唐徐彥伯登長城賦:「鯨吞我寶鼎,蠶食我諸侯。」 用法多用以形容以強凌弱,逐漸侵吞國土,占據權勢。 例句清末帝俄在中國東北及西北邊疆的侵略行動,真可以用鯨吞蠶食來形容。 似詞蠶食鯨吞
收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已失去的收回來,多指奪回土地。[例]收復失地、收復國土
疆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領土、國土、疆域
水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土、疆土。漢.曹操〈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姦宄未靜,臣常愧辱,憂為國累。」唐.杜甫〈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遲奔忙。」
錦繡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壯麗的國土。《孽海花》第一回:「正是華麗境域,錦繡山河,好不動人歆羨呀!」也作「錦繡河山」、「錦繡江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