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8.26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點字音樂符號 (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字音樂符號是用六點凸起盲文標明音樂樂譜的符號。這些符號在各國盲文點字中是統一的,但書寫格式各國有異。中國點字音樂符號中有原調記譜法(即五線譜)和唱名記譜法(即簡譜),但習慣上採用先寫歌譜後寫歌詞的書寫格式。基本符號有音符(如點字36點表示全音符)、休止符(如點字134點表示全休止符)、附點符號、音組符號(如點字456點表示低音音組號)、小節符號(如點字123點表示小節線)、拍號(如點字3456,12,256點表示2/4拍)、升降音(如點字146點表示升號)、調號(用點字拉丁字母表示7個音名)、練音線(如點字456,25,3點表示三聯音號)等。此外還有詞譜對應符號(詞譜號、節奏符號、聲部符...
中學會考試驗計畫(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學會考試驗計畫」指中國大陸某些省、市根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試行的普通中學文化課畢業水平考試計畫;主要在高中階段試行,試行較早的地區有上海市和浙江省。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日,教育部在其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高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的幾點意見]中指出,中學畢業考試要和中學及高等學校升學考試分開進行,有條件的地方可按基本教材命題,試行初中和高中畢業會考。此後,上海市率先於一九八五年開始進行高中畢業會考試驗,浙江省於一九八八年開始進行高中畢業會考試驗。一九九○年高中畢業會考試驗計畫擴大到海南、雲南、湖南、河南、貴州和湖北等省。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
地區差異(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區差異指的是地緣空間差別以及由地緣空間差別所引起、造成的或受其影響的不同地區在政治、經濟及文化諸方面的差異。
  大陸地區幅員遼闊,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這種差異,從城鄉關係上看,表現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兩元社會經濟結構;從經濟地理方面看,可畫分為東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帶。所謂東部沿海地帶,是指東北部和東南部的沿海各省市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十一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所謂中部地帶,是指東西兩個地帶之間的一些平原丘陵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區。所謂西部地帶,是指大西北與大西南的山地...
黨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黨校在大陸地區是指中國共產黨培訓黨幹部的學校,主要培訓黨政領導幹部、理論宣傳骨幹與黨的後備幹部。中央黨校培訓中央部級、省級幹部,省級黨校培訓廳、局級幹部,地級黨校培訓縣級幹部,縣級黨校培訓鄉村幹部。教學內容主要根據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學習馬克斯主義基本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科學技術、業務、文化知識。現階段,各級黨校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各級領導幹部為主要任務。
  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所黨校是民國十二年(1923)劉少奇、任弼時創辦的安源黨校。二十二年(1933),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建立馬克斯共產主義學校,二十六年(1937)遷到延安,改名為中央黨校,三十七年(...
差生(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大陸地區,差生又稱學習困難學生,係指具備接受知識的生理條件與智能而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
  大陸研究者對差生的研究表明:差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著互相分離、互不協調,沒有有機結合形成有序的結構。智力因素包括差生在思維、言語、數理、記憶、空間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顯著地低於同齡人;非智力因素包括差生在抱負、求知欲、好勝心、意志堅持性、獨立性和自我意識發展水準上顯著地低於同齡人。與之相反的是,優等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是緊密結合、協調發展的。
  大陸研究者把學習困難學生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暫時性學習困難學生。他們在學習能力上屬於正常,而表現在學習潛在能力與現實學業表...
三好學生(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好學生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的學生。源自於毛澤東一九五三年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的談話。當時是號召青年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此後一些學校以「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為條件來評選優秀學生。一九八二年五月,中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於在中學生中評選「三好」學生的試行辦法〕,規定每學年評選一次。凡被評為「三好」學生者,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授予「三好」學生證書,予以表彰,並在升學、就業方面酌情給予適當優待。
小學入學年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學入學年齡係指政府規定進入小學就學的起始年齡。大陸地區因有一段相當長時期內仿效前蘇聯,採七歲入學;直至一九八六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制定後,入學起始年齡改為六周歲。當前,條件尚不具備的地區,仍可實行七周歲入學,特別困難的地區,還可適當推遲入學年齡。喪失學習能力的兒童,免於入學。因疾病或者特殊原因,經當地政府批准,可以延緩入學。兒童免學、緩學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訂。
旁聽生(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聽生在大陸地區一般指的是在高等學校(大學、學院或大專等)與其他正式註冊學生一樣聽課,但不參加有關課程考試,或不要求有關教師予以評定其學業成績的學生。
  旁聽生聽課前,一般須到聽課學校的有關部門(如系辦公室)申請登記,由學校考查其旁聽理由、學識程度及相應能力,經批准後取得旁聽資格;有些學校以頒發旁聽證或聽課證的形式予以認可並進行管理。部分旁聽生為取得聽課證須繳納一定費用,也有部分旁聽生只要取得任課教師同意便可聽課,並未辦理正式聽課手續。
  旁聽生選課多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不一定有系統或求取選課的完整。登記註冊的旁聽生學完所授課程後,可由學校發給相應的旁聽證明書。但...
杭州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杭州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隸屬浙江省。校址在杭州市天目山路三十四號,占地六百六十多畝,校舍建築面積二十八萬平方公尺。
  杭州大學的前身為浙江師範學院,是一九五二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以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的一部分為基礎,與之江大學文理學院、浙江師範專科學校和俄文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是原國立浙江大學的文理學院,民國十七年(1928)創辦;二十八年(1939)分為文學院與理學院。一九五八年,浙江省籌建杭州大學,於秋季開學;同年十一月,浙江師範學院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併,定名為杭州大學。
  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四學年度初,學校設有經濟管理學院、外語學院、新...
兒童福利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大陸的兒童福利院是政府舉辦的收養孤兒或殘疾兒童的社會福利事業機構,由中央和地方的民政部門管轄。收養對象是從出生到十五歲的無父母或被父母遺棄的兒童與殘疾兒童。福利院中的工作人員由政府委派,對院中兒童進行保育和教養,並幫助殘疾兒童治療和鍛鍊,恢復機體功能。對不同年齡收養對象的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一般是將嬰幼兒分為嬰兒班、中班、大班與肢體功能訓練班,進行以保育為主的學前教育;對學齡兒童則實行教養結合,並安排其中的正常兒童就近入學。智力正常且有互助能力的兒童滿十六周歲後,由國家有關部門安排工作;無勞動能力的殘疾兒童滿十六周歲後,轉由地方民政部門舉辦的其他社會福利事業機構收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