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堡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石頭砌成的防禦堡壘。《宋史.卷三二四.列傳.趙滋》:「代州、寧化軍有地萬頃,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戰射,為堡砦。」《明史.卷一六五.陶成列傳》:「乃築堡砦,繕甲兵,練技勇,以孤城捍賊衝。」
|
古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代久遠的城堡。如:「這座古堡無不趕緊維修恐會坍塌。」
|
羅福堡科技大學圖書館與資訊研究學系(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福堡科技大學成立於1966年,其前身是技術學院。圖書館與資訊研究學系成立於1972年。1991年,該系學生已超過200人,全職教師有16位。該學系於1980年遷址於該校的比爾京頓圖書館(Pilkington Library)4樓。該學系的大學部課程包括:圖書館與資訊研究榮譽學位、圖書館研究與其他學科榮譽學位、資訊與電腦研究科學學士以及圖書館研究學士等課程。碩士課程有:圖書館與資訊研究的文學碩士(MA)與科學碩士(MSc)、出版文學碩士、檔案行政與文書管理文學碩士以及資訊研究科學碩士等課程。此外,研究學位分為兩種:哲學碩士(MPhil)與博士學位。
|
空頭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敵境內或受威脅之友軍地區內,施以攻占或固守,俾利部隊、裝備與物資繼續著陸,並有足夠的機動空間,以適應其戰術行動。通常為空降作戰突擊階段所奪取及固守的地區。
|
范登堡大學(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登堡大學是一所男女合校非營利的私立大學。一八七二年以基督教聖公會大學(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Methodist Episcopalian Church, South)的名稱建立。第二年,海軍准將范登堡(Commodore Cornelius Vanderbilt)捐助一百萬美元給學校,希望這所大學能負起促使國家進步的責任,當年改名為范登堡大學。一八七五年開始大學部的課程,二年後授予學士學位。自設校以來,范登堡大學在法律、神學及醫學方面特別著名。
學校的管理委員會是由超組織代議團(Extrainstitutional Representation... |
愛丁堡大學圖書館東亞部(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丁堡大學圖書館東亞部是該校總館的一部分。但是是相當獨立的一部分,自負採購、編目、與讀者服務的責任。該校原來有中文系,系內中文藏書只供師生教學需要之用。後來有關中國的研究遍及該校許多科系,總館為配合全校的長程發展,有必要收集中文資料,故在1966年撥款30,000英鎊,成立中文部。後來收集範圍不僅限於中國書籍,所以在1985年12月改名為東亞部。
該部藏書現分為中國、日本、與韓國3部分。另有東南亞部與蘇聯遠東部。以前用杜威分類法編目,在1986年起停止施用,改將中、日、韓3國資料分開,將館藏分為東亞總類(以A為記)、中國(C)、日本(J)、韓國(K)、與蘇聯遠東(R)。東南亞... |
匹茲堡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匹茲堡大學於1960年被聯邦政府選為20個「國防教育法令支持的中國研究中心」(NDE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之一。東亞語文學系隨之而創建。接著便是中文書刊的選購。這時的中文書刊全由國防教育法令基金支助。到了1965年,這個新創建的中文圖書館被擴充為東亞圖書館,而學校的總圖書館也就開始劃撥經費給予支持。因此,主其事者,也就比較有計畫的按照有關課程和研究的需要來採購書刊。
匹大於1966年開始創設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隨之亞洲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文法學院的許多科系都分別開始研究中國和日本的課程;而且也增聘了一些專其職責的教職員。為了實際的需要,增購日... |
威登堡大學(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登堡大學興建於一五○二年,乃教育史上人文主義進駐大學之前,德意志境內第二批設立的九所大學之一。弗萊堡(Freiburg)、曼茵茲(Mainz)、杜賓根(Türbingen)等皆屬此一時期興辦之大學。
為促進人文學科之發展,薩克森選帝侯弗萊德里克(Elector Friedrick of Saxony)特在威登堡設立大學。創校之初,聘有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擔任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及修辭學講座。講學之餘,路德同時也在威登堡大學研修神學,取得此大學神學博士學位。當路德高舉改革教會大旗時,威登堡同時也是揭示他理想的重要據點,此可由其一五一七年的... |
海德堡大學(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德堡大學為全德最古老的大學,成立於1386年,為神聖羅馬帝國時設立的第三所大學(前二者為布拉格及維也納大學)。校名乃為紀念前後兩位創校與復校者的功績而定。前者為法爾茲的公侯魯布雷希特(Ruprecht I vonder Pfalz),其創校理念受人文主義的影響並師法布拉格及維也納兩大學。一五一八年馬丁‧路德在海大圍牆上所貼的神學批判燃起了神學與信仰的戰火。一五五六年烏爾西諾斯(Z. Ursinus)及阿雷凡諾斯(C. Olevianus)兩位教授起草所謂的[海德堡基督教義手冊]後,海大成為十六世紀下半期喀爾文主義的精神中心。一六二三年號稱「全德圖書館之母」的海大圖書館藏書被教宗格里高里十...
|
約翰(沙里斯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翰(1115~1180)是英國哲學家,出生於沙里斯堡(Salisbury),曾在法國接受神學家阿貝拉(P. Abélard, 1079~1142)、威廉(William of Conches, 1080~1145)等人的指導;又曾經擔任泰柏(Theobold)、貝克(Thomas Becket)等大主教的助理;一一六一年則升任為大主教。
約翰的作品充滿對人文主義的關懷,體裁接近西塞祿(M.T. Cicero, 106~43 B.C.)的風格。他的散文純清明潔,對於人類知識和信仰的真理,有調和、折衷的觀點,就好像他對於理論與實際、信仰與工作之間,能夠拿捏得宜一般。約翰的宗教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