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8.0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綸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青絲帶做成的頭巾。相傳為諸葛亮所製。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也稱為「諸葛巾」。
神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跡未到,而心神如遊其地。《列子.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鄭愁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碩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中文講師。鄭愁予的童年時期正值對日抗戰,跟隨著父親的轉戰,遷徙於大江南北。由於見證了戰爭裡人民的苦難,自言傳統仁俠精神深深啟發他年少時的心靈。因此,這段動盪不安的亂世生存經驗,使期詩充盈著軍旅生活的題材、流浪意識和俠者精神。來到台灣後。曾任職於基隆港務局,並經常出海航行,與航海相關的事物便成了詩裡普遍的意象。鄭愁予成名甚早,從台灣詩壇流傳的「浪子詩人」稱號,或「鄭愁予傳奇」的讚譽,便可知他就像詩壇上一顆迷人而閃亮的星子。就目前的創作表現而言,鄭愁予的詩風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風婉約動人...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筵慊未足,離燈悄已對。還當掩郡閣,佇君方此會。 送楊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門複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況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複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仁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送中弟(一作送崔肅懿)  秋風入疏戶,離人起晨朝。山郡多風雨,西樓更蕭條。  嗟予淮海老,送子關河遙。同來不同去,沉憂寧複消。 寄別李儋  首戴惠文冠,...
百戰百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戰必勝。比喻善戰。《史記.卷四四.魏世家》:「外黃徐子謂太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三國演義》第八五回:「吾與汝等,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青年雜誌社 1964年,大地出版社 1974年《文藝批評》廣林書局 1969年《短篇小說透視》大江出版社 1969年《文藝與傳播》三民書局 1974年《靈感》(作文四書之一)作者自印 1978年,爾雅出版社 1989年《文學種籽》(作文四書之二)明道文藝雜誌社 1982年,爾雅出版社 2003年《作文七巧》(作文四書之三)作者自印 1984年,爾雅出版社 2003年《作文十九間:作文七巧補述》(作文四書之四)作者自印 1986年,爾雅出版社 2004年《兩岸書聲》爾雅出版社 1990年*詩《有詩》 爾雅出版社 1...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從正面塑造關羽坦蕩、豪邁的胸懷。他對關興、關平敘說了先輩創業的艱難,接著發出了吊古傷今的感慨:“大江東去浪千疊,引著這數十人,駕著這小舟一葉,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別,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水涌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得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云)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在單刀會上,關羽以自己的威武和正義懾服了魯肅,保衛蜀漢的利益。關漢卿的雜劇反了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對元代社會生活中帶有本質意義的一些問題反映得尤為深刻...
周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朗功,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日還英雄。」*王奉《過赤壁偶成佳句》:「赤壁橫岸瞰大江,周瑜於此破曹公。天公已定三分勢,可嘆奸雄不自量。」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千古絕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古以來絕無僅有的佳作。如:「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詞,真是千古絕唱。」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自無好處,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劉禹錫住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特撰寫一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他這個舉動氣壞了策知縣,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這一間半房子位於德勝河邊,附近還有一排排楊柳樹,自是別有一番風趣。劉禹錫見了這個環境,也沒有計較,依然安心住下,又寫了一副對聯貼在新居: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見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