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5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楊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幼是個神童,博覽強記,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十一歲受宋太宗召試,授秘書省正字(掌管圖書秘籍的次長),淳化三年(992年)賜進士及第[1],遷光祿寺丞。淳化四年,直集賢院。至道二年(996年)遷著作佐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2]。天禧二年(1018年)拜工部侍郎。官至工部侍郎。以「秉清節」自許,「性特剛勁寡合」,為「忠清鯁亮之士」。又好談禪[3]。又好寫詩,善於西崑體,朱熹評之為「巧中猶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來不覺」[4],與劉筠、錢惟演等詩歌唱和,其編著《西昆酬唱集》,收錄十七位詩人作品,共...
江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宋置江南路,為宋太宗至道十五路之一,包括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二省長江以南地。
展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用來指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到好處。在宋.王闢之的《澠水燕談錄》裡記載了一則 「開卷有益」的例子: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讀書,但歷代典籍文史資料實在太多,所以他命令當時的大文學家李昉主持編輯一套集歷代圖書資料精華的百科全書。李昉等學者歷經七年的努力終於編成。宋太宗對這部書非常重視,同時為它取名為《太平御覽》,規定自己要在一年內看完它,就算政務繁忙,也一定要找時間補讀。大臣們怕他太勞累,常勸他多休息,但宋太宗卻說:「『開卷有益』,經常看書,總是有好處的,我一點也不覺得累。」也有人認為典源當出於此。
葫蘆畫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堂代稱翰林院。〔參考資料〕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胡衛、盧祖臯在翰苑,草明堂赦文云,「江淮盡掃於胡塵」。太學諸生嘲之曰:「胡塵已被江淮掃,卻道江淮盡掃於。」又曰:「傳語胡、盧兩學士,不如依樣畫胡盧。」端平初,患代言乏人,乃略更其制,出題明注出何書,仍許上請,中選者堂除教官。然名實既輕,習者亦少。另可參考:宋.釋文瑩《續湘山野錄》
勇退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卿,北宋新安人。官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同知樞密院事。才高識廣,能斷大事,嘗獻策於上,受命撰修《宋太宗皇帝實錄》。卒諡宣靖。 (2) 徐:慢慢地。 (3) 致政:解除政務職責,辭官退休。〔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二之二.樞密錢宣靖公》
雪中之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中送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雪中送炭」原作「雪裡送炭」。「雪中送炭」的意思就是在大雪中給受凍的人,送來取火的木炭,讓他們保暖。這是一種對別人表示關懷的做法。根據《宋史.卷五.太宗本紀》的記載,宋太宗淳化四年二月間,雨雪不斷,天氣奇寒,太宗體恤當時孤苦的民眾,所以派人送去錢財、米和炭。這就是「雪中送炭」的例子。宋代詩人范成大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講他於大雪中送炭去給友人的事。其中有兩句:「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意思是說不是真的來送炭,是藉機來要詩的。這種明明是來救濟朋友,卻為朋友留餘地的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另外一位宋代的詩人高登,寫了一首〈覓蠹椽〉詩,從詩的序...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堂代稱翰林院。〔參考資料〕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胡衛、盧祖臯在翰苑,草明堂赦文云,「江淮盡掃於胡塵」。太學諸生嘲之曰:「胡塵已被江淮掃,卻道江淮盡掃於。」又曰:「傳語胡、盧兩學士,不如依樣畫胡盧。」端平初,患代言乏人,乃略更其制,出題明注出何書,仍許上請,中選者堂除教官。然名實既輕,習者亦少。另可參考:宋.釋文瑩《續湘山野錄》
樂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30~1007)字子正,宜黃人。南唐進士第一,宋太宗時,上書言事,擢著作佐郎,累官判西京留臺。好談神仙,尤嗜著述,著有《仙洞集》、《廣卓記數》百卷、《太真外傳》等傳奇多種,其中《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卷,文詞贍實,考證精確,實開後世方志體之先河。
依本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堂代稱翰林院。〔參考資料〕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胡衛、盧祖臯在翰苑,草明堂赦文云,「江淮盡掃於胡塵」。太學諸生嘲之曰:「胡塵已被江淮掃,卻道江淮盡掃於。」又曰:「傳語胡、盧兩學士,不如依樣畫胡盧。」端平初,患代言乏人,乃略更其制,出題明注出何書,仍許上請,中選者堂除教官。然名實既輕,習者亦少。另可參考:宋.釋文瑩《續湘山野錄》
淳化閣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閣所藏漢、魏、晉、唐列朝名人墨跡,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於板上,稱為「淳化祕閣法帖」。共十卷,古人法書,賴此以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