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行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一種目的論的倫理學,揭櫫人生以追求幸福或至高善為終極的目的,重視人生價值的全面實現或完成,因此他的倫理學也被稱為「幸福論」。這個幸福只有在個人本有能力,本性的潛能都得到全面的開展時,所謂德行,就是個人本有能力的卓越化與良好人際關係的滿全,德行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兒童應該從小就接受道德訓練,對人生的要求作出回應。他認為,只有藉由不斷行善,才能變成有德的人。我們一般談到道德教育,多半是指稱品格教育,追根溯源,實可歸功於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和中國儒家一樣都提倡中庸之道...
愛情三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等等的驅力主要是性的需求也包括其他需求:尋求自尊、和別人發生關聯、支配他人、臣屬他人,以及自我實現。[註三]2.親密(intimacy):坦誠以對和了解(情緒層次)。屬於愛情關係中的親近感(close feeling)、關係感(connected feeling)、以及一體感(bonded feeling),以及在愛情關係中創造出一種溫暖的經驗。[註四]3.承諾(commitment):忠誠和犧牲以及長期維持關係(認知層次)。包含短期和長期兩個部分:短期:決定自己愛上某個人;長期:承諾維持愛情關係。通常決定會先於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期盼後實現的意思。如:「經過一年的苦讀,他總算如願考上大學了。」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的壯志。後來「馬革裹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懷,想報復嬴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願望。 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
後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各種毀滅亂源(如疾病)。當然,這種逐步進步觀,是現代主義者看待事物的重要方式。然而,現代主義並沒有實現最初想法。舉例而言,科學和技術破壞了環境,產生了極權主義,帶著潛在核子威脅的世界戰爭也是建立在技術知識之上。誠如一位學者所說:「理性與科學並沒有使人躋於……烏托邦。」對現代主義的反思不勝枚舉,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絕望,另一種代表立場即是後現代主義。[註1] 備註[註1]George R.Knight著,簡成熙 譯(2011)。教育哲學導論,頁91。五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實現、實行。如:「奸計不售」、「詭計得售」。唐.韓愈〈讀墨子〉:「余以為辯生於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
如願以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志願得以實現。《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在撫臺面前替他說了許多好話,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鐵樹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樹,指蘇鐵,原產於熱帶,不常開花,若移植北方,往往多年才開一次花。鐵樹開花比喻事物罕見或極難實現。《雅俗稽言.卷三九.植物.鐵樹》:「王濟日詢手鏡:『吳越間謂作事難成,及事難須待曰鐵樹開花,不知世間真有此物,但每遇了卯年乃花,則是六十年一見,人生難遇耳。』」
語言、動作、思考各方面都有增進,若能給予兒童適時表達自己的主張,並給予適當的保護與指引,有助於兒童去實現自己所訂定的目標,反之,若不給予支持,則可能因此變得內疚或壓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中心任務: 認同正面後果: 能發起活動並喜愛學習自我品質: 目的重要關係: 家庭 童年中期(6-10歲)社會心理危機:勤奮對自卑正式進入學校的時期。此時適時的鼓勵很重要,若父母期望過於高不可攀,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卑心理。中心任務: 教育正面成果: 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自我品質: 能力重要關係: 學校 青春期(11-18歲)社會心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