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曳尾塗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語本《莊子.秋水》:「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比喻寧願貧困而逍遙自在,不願尊貴禮遇而備受拘束。《三國志.卷四二.蜀書.郤正傳》:「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寧曳尾於塗中,穢濁世之休譽。」也作「曳尾泥塗」。
夢熟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稱古代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張嘴哈氣伸懶腰。 (19) 偃:音|ㄢˇ,倒臥。 (20) 邸舍:客棧、旅館。邸,音ㄉ|ˇ。 (21) 觸類如故:身旁所有事物還是和從前一樣。 (22) 蹶然:急起...
一丘一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丘和谿壑。語本《漢書.卷一○○.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一丘一壑指隱居者所居住的地方。後亦用以比喻歸隱在野,縱情山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不學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學無術」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贊曰:「 霍光1>以結髮2>內侍,起於階闥3>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4>。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5>,當廟堂,擁幼君,摧燕王,仆上官6>,因權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7>,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8>,光為師保9>,雖周公10>、阿衡11>,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12>術,闇13>於大理,陰妻邪謀14>,立女為后,湛溺15>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16>三年,宗族誅夷17>,哀哉!」 〔注解〕 (1) 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人。武帝時,為奉常都尉,甚見親信。昭帝時,為大司馬大...
樽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01.宋.張元幹〈代上折樞彥質生朝〉詩二首之一:「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啟中興社稷臣,樽俎折衝常自任,廟堂康濟更何人?」
中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廟堂前階下的正中部分。《禮記.檀弓上》:「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弔者,而夫子拜之。」《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與言;少進中庭,公不與言。」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稱古代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張嘴哈氣伸懶腰。 (19) 偃:音|ㄢˇ,倒臥。 (20) 邸舍:客棧、旅館。邸,音ㄉ|ˇ。 (21) 觸類如故:身旁所有事物還是和從前一樣。 (22) 蹶然:急起...
四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極遠的地方。《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大矣孝熙,四極爰轃。」唐.楊烱〈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極而金聲。」
恐後爭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四.諸侯王表》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奉上璽韍2>,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注解〕 (1) 厥角稽首:叩頭時,以額頭觸地,即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稽,音ㄑ|ˇ。 (2) 璽韍:整組印璽。韍,音ㄈㄨˊ。
投木報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指朋友往來,相互贈答。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移公於荊府,積漸至相,由蘇得也。今蘇屈居益都,公坐廟堂,投木報瓊,義將安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