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6.1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國恤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憐恤百姓。漢.徐幹《中論.卷下.譴交》:「文書委於官曹,繫囚積於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也作「憂國哀民」。
笄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丱,孩童的頭髮束成兩角的模樣。笄丱指剛成年的時候。漢.徐幹《中論.卷上.脩本》:「君子修德,始乎笄丱。」
不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暫不、且不。三國魏.徐幹〈室思〉詩:「不聊憂餐食,慊慊常饑空。」
晚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收穫過遲。比喻不得志。《文選.曹植.贈徐幹詩》:「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北史.卷四一.楊播傳》:「親朋勸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歲,但恨無才具耳。』」
有眼共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目共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睹,看見。「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漢朝徐幹在《中論.卷上.貴驗》一文指出,做人說話要有信用。想要別人信任自己,則要少說多做,確實履行自己所說過的話。時日一久,事情就變得顯明;事實顯明,則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有耳朵的人都聽的到,豈可用不實的言辭騙人!後來「有目共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是說太陽和月亮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的自然規律,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積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累積。《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大漢之興,亦累功效,吏皆積久,養老於官。」《文選.曹植.贈徐幹詩》:「亮懷璵璠美,積久德逾宣。」
狐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腋下的白毛皮。會集之而製成裘,既輕軟又暖和,甚為難得,為世所珍。《管子.輕重戊》:「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貴買之。」《文選.曹植.贈徐幹詩》:「狐白足禦冬,焉念無衣客。」
箕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徐幹詩》:「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梁書.卷一五.謝胐傳》:「遂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箕潁之餘芳,甘憔悴而無悶。」
止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息毀謗。漢.徐幹《中論.卷上.虛道》:「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宋史.卷四一○.列傳.曹彥約》:「今若徇文帝緣情之義,法太宗繼絕之意,明示好惡,無隙可指,雖不止謗而謗息矣。」
袺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重要的地方。漢.徐幹《中論.卷上.法象》:「視不離乎袺襘之間,言不越乎表著之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