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12.1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憤氣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葛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養之術。在西晉惠帝太安年中,葛洪因精通武藝,被徴召為義軍將兵都尉,事成後就回到故鄉,不再接受朝廷的徵召。直到廣州時,因刺史鄧嶽苦苦挽留,於是停留在羅山中,一心煉丹修道,並繼續完成《抱朴子》一書。後至八十一歲時,端坐日中,兀然若睡而死,且衣著顏色如生前時的樣貌,相傳是尸解成仙。=著作=著有《抱朴子》內外篇、《神仙傳》、《隱逸傳》、《肘後備急方》,及碑、誄、詩、賦、雜文等等。 思想觀點葛洪思想中心是神仙思想,因為他生長於魏晉這種世亂裡,加上他自己本身又簡素好道,因此對於神仙之道深信不疑。不過他的神仙思想是依託道家,認為黃老...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其中原作〈閹雞〉由林博秋改編為舞臺劇公演,佳評如潮,在當時造成相當大的迴響。日據末期以作家職被徵召擔任皇民奉公會參議等職。十一月,《台灣文學》奉命廢刊。  1944年出任台中州大里莊長,熱心地方政治。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1947年代理能高區署長。戰前可算是日文創作最豐者,戰後停止創作,228事件後漸離公職。  晚年利用業餘創作,1975年撰寫長篇小說《地に這うもの》在日本推出,獲日本圖書出版協會推薦為優良圖書,中譯本《滾地郎》由廖清秀先生翻譯,在台灣出版。  1978年完成《從山上望見的街燈》初稿後,...
宋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宋濂,字景濂,號潛溪,出生於1310卒於1381,為浦江(今屬浙江)人。 簡介元末本隱居鄉里,後在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徵召,被喻為當時的開國文臣之首,當時曾得官位至翰林學士承旨及知制誥,曾參與元史的編纂。後來因為長孫宋慎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導致宋濂被謫官至茂州,在中途因為生病而亡於夔州。唐宋古文家韓愈和歐陽修是以文明道者,他們不輕視文章的重要性,認為文章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人們學習認識道,但到了宋代理學家興起時,就開始提出了文道合一、及作文害道的觀點,強調簡單而不...
應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受徵召。《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上使使者召,欲封當。當病篤,不應召。」
羽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軍中緊急的文書。古時徵兵、徵召的文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史記.卷九三.盧綰傳》:「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也稱為「羽毛書」、「羽書」。
迷離撲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撲朔迷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樂府詩裡有一首〈木蘭詩〉,敘述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故事。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孩子,有天在織布時,突然停下來嘆氣,煩惱著日前朝廷下了徵召令,要召她父親上戰場。木蘭覺得父親年事已高,可能無法承受戰地生活,而家裡也沒有哥哥可以代父親上戰場。於是,孝順的木蘭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父親去從軍。在軍中,木蘭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過了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兒身,還建立了不少功績。凱旋歸來後,她婉拒了君王賞賜的官位,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
桑田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平:王遠,字方平,東漢東海湖(今江蘇省灌雲縣)人,生卒年不詳。官至中散大夫,後棄官入山習道。桓帝時徵召不就,郡國強載至京師,閉口不言,題字於宮門,所寫的都是方外之事,削去復現。後放還鄉,居太守陳耽家。相傳一夕之間蟬蛻而去。 (3) 向:剛才。
義不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邊郡:邊境附近的郡邑。 (3) 烽舉燧燔:烽火高舉、燧煙點燃,即戰爭。烽,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燧,音ㄙㄨㄟˋ,古代邊防夜間報警的火炬。燔,音ㄈㄢˊ,炙烤、焚燒。 (4) 攝弓:張弓搭矢作射擊準備。 (5) 相屬:連續不斷。 (6) 流矢:飛箭。 (7) 計不旋踵:打定主意勇往直前,絕不回轉。 (8) 私讎:一己的私仇。讎,音ㄔㄡˊ,仇怨。通「仇」。
珠連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朝建國之初沿用秦朝的曆法,至武帝時,經過了一百多年,舊的曆法已是不宜時用,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奏請修改更換曆法。經過討論決定以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徵召懂曆法的人士一起研訂《太初曆》。幾次推算,先是武帝下詔命太史令司馬遷採用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並廢除不適用的曆法,校正曆法的混雜不明。之後又經淳于陵渠再三的詳察核對《太初曆》推算的晦朔弦望和月球的盈虧變化,結果都是「八十一分律」最為符合,日月如併合的玉璧,星辰如成串的珍珠。於是陵渠上奏,決定用鄧平所製的曆法,並任命他為太史丞。文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原本指的是一種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