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材,便將錢給他。陶母知道這件事之後,卻責備陶侃怎麼可以用「信」字去典當換錢,要陶侃去將字贖回。陶侃心裡雖然不願意,但母命難違,只好又去韓家。陶母口中雖然斥責陶侃,心裡也明白陶侃的用意,很想替他招待那位學者。於是等陶侃出門,陶母便剪下一頭長髮拿到街市上賣錢。陶母在街市上賣頭髮時,正好遇見了韓夫人。韓夫人知道陶母痛斥了陶侃一頓的事之後,覺得無法理解,便問道:「不過是一張紙罷了,有什麼好生氣的?」陶母便回答:「陶侃也和你有同樣的想法,認為是我太過分咬文嚼字。但是,不論男女,都必須有了這個『信』字,才能得到別人的敬重,怎麼可以小看它呢?」這裡就用到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形容拘泥於文字詮釋而流於...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渺小,心裡覺得十分慚愧。他仰著頭嘆息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在看到大海這麼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在是太狹小了!」後來,「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何。後人也有望文生義,誤解「望洋興嘆」為對著大洋興嘆,此解不可取。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十天,扁鵲又謁見桓公,說:「君主您的病現在蔓延到腸胃了,不醫治病情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依然不理他,心裡更加不高興了。又再過了十天,扁鵲看了蔡桓公一眼,轉身就走,於是桓公派人去問扁鵲原因。扁鵲回答說:「疾病在皮膚時,熱敷就可以治好;侵入到肌膚時,用針灸就可以醫好;等侵入到腸胃時,吃幾服湯藥就可以根治;可是一旦蔓延到骨髓裡頭,那就要神仙才管得了,我已沒有辦法醫治了。」五天之後,蔡桓公覺得身體不舒服,派人去請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諱疾忌醫」,指不承認有病,害怕去治療,可用來比喻問題本小不予處理,終致無法收拾;亦用來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當然不會放 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不斷地出兵攻打齊國,奪去了不少城池和土地。有幾個大臣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要勸諫齊威王,卻又說不出口。原來,齊威王是個喜怒無常的人, 如果稍有一句不中聽的話,官做不成也就算了,搞不好連性命都不保。正在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有個叫做淳于髡的人,既不怕丟官,也不怕犧牲性命,勇敢地站出 來向齊威王勸諫。淳于髡長得很矮小,但是足智多謀、能說善道,為人非常風趣。他知道齊威王喜歡聽一些拐彎抹角、近似謎 語之類的話,就編了一件事情,裝作很認真的樣子,跑去對齊威王說:「大王,您是一個非常聰明而且有...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羸回答說:『這雁飛得很慢,是因為身上的舊傷在痛;鳴叫聲悲傷,是因為長久跟不上雁群。舊傷還沒好,心裡受到的驚嚇也沒有平復,所以一聽到弓弦的聲音,就驚惶地往上飛高,舊傷迸裂,掉了下來。』臨武君曾被秦國打敗過,心中的陰影難以去除,就像這隻雁一樣,並不適合讓他擔任對抗秦國的主將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驚弓之鳥」,用來比喻曾經受到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個城池給趙國,趙王一當遵守誓約將玉璧奉上。現在,就請大王處置我吧!」秦昭王一聽璧玉已經被送回趙國,心裡雖然很生氣,卻也佩服藺相如的英勇,不但沒有殺他,還以禮相待,送他回趙國。 相似詞物歸原主、合浦珠還 相反詞據為己有 例句阿嘉呼籲拿走她的數位相機的同事要完璧歸趙,否則他要報警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忍受、領受。如:「難過」、「心裡不好過。」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截鐵斬釘注音︰ㄐ|ㄝˊ ㄊ|ㄝˇ ㄓㄢˇ ㄉ|ㄥ漢語拼音︰jié tiě zhǎn dīng釋義︰即「斬釘截鐵」。見「斬釘截鐵」條。 01.《古尊宿語錄.卷二二》:「有時拏雲擭浪,游戲自如;有時截鐵斬釘,紀干不可。」 02.《五燈會元.卷一八.長靈守卓禪師》:「平高就下,勾賊破家。截鐵斬釘,狐狸戀窟。」 參考詞語︰斬鋼截鐵注音︰ㄓㄢˇ ㄍㄤ ㄐ|ㄝˊ ㄊ|ㄝˇ漢語拼音︰zhǎn gāng jié tiě釋義︰猶「斬釘截鐵」。見「斬釘截鐵」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鄧九公看他作的這等斬鋼截鐵,心裡想到昨日安老爺的話,真是大有見識,暗暗佩服。」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邊韶,字孝先,陳留浚儀人。頭腦靈活敏捷,口才流利,以擅長文學出名,收過不少學生。有一回,大白天他躺在床上閉目養神,門下弟子看到了,就在背地裡嘲笑他肚子大,懶得讀書,只想睡覺。結果被他聽到了,立刻回答說:「肚子大是因為飽讀書籍,裝滿了五經。即使在睡覺時,想的也是經書上的學問。當學生的連老師都可以嘲笑,這是典出何處啊?」這番話使得嘲笑他的那些弟子,心裡感到羞愧。後來「大腹便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大肚子顯得肥胖而凸出的樣子。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喻戶曉」原作「戶告人曉」。漢朝時,劉向編了一本《列女傳》,講述古代貞烈女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敘述古代梁國的一位婦人,有一天家裡失火了,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裡面。婦人跑進大火中,原想先救姪子,在慌亂中抱出一個小孩,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孩子。眼看火勢愈來愈大,已經不可能再進去救人。婦人心裡十分難過,想投火自盡,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開呢?」婦人說:「話雖如此,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還有什麼臉見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