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536 ms
共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靈教育與職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學者思維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心靈的文雅教育優於肉體的職業教育,在文雅教育與職業教育上,亞里士多德並不認為應該折衷之說,二者也非兩極,而是文雅教育本身就是中庸,是最美好的教育方式,他接受柏拉圖的影響,認為心優於身,自由民的教育重於奴隸的教育,頭部得思考非手腳的活動可以比擬,前者旨在培養治人者,後者則是治於人者,前者勞心後者勞力,社會結構上的兩種階級規劃,是必然且美好得設計。 學者思維人生本來就不平等,尤其在能力上,由於人的心性組織互異,理性較少的人,就無法進行抽象思考,植物性及動物性的人,就如同在柏...
|
吹毛取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提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提拔。《新唐書.卷一六二.許孟容傳》:「孟容方勁有禮學,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議上之。」
|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論(Constructivist Theory)是西方近半世紀來新興的一套認識論(epistemology)的主張。它試圖超越傳統西方哲學知識論的兩大派別(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傳統觀念,並從主觀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對立中折衷出獨立的見解。建構論綜合了認識論、心理論、神經心理論及其他學科的大量研究,例如:發生認識論學者皮亞傑、物理學家薛丁格,對建構論的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建構論的基礎,係源自建築和藝術的社群;建構,顧名思義即是建築構造之意。依照Kuhn的理念,不同的社群有「不可共量」的典範存在,因而誤解、誤用、或賦...
|
次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深刻至骨。《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杜周傳》:「然重遲,外寬,內深次骨。」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是以世人為文,競於詆訶,吹毛取瑕,次骨為戾,復似善罵,多失折衷。」
|
均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平均。如:「均權制度是一種折衷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制度,較符合中庸之道。」
|
參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其他資料以校勘、訂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宋史.卷一五八.選舉志四》:「削去重覆,補其關漏,參校詳議。」
|
南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南北朝御史中丞的別稱。專職監察、彈劾。《梁書.卷一四.江淹傳》:「君昔在尚書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寬猛能折衷;今為南司,足以震肅百僚。」
|
掩過揚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隱惡揚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在《禮記.中庸》中,稱讚舜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是因為他樂於請教別人,並且能明辨淺近的言語,隱藏別人的惡行而宣揚別人的善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折衷運用在人民身上。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
掩惡揚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隱惡揚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在《禮記.中庸》中,稱讚舜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是因為他樂於請教別人,並且能明辨淺近的言語,隱藏別人的惡行而宣揚別人的善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折衷運用在人民身上。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