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暫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勞永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哀帝建平年間,匈奴首領單于上書,表示願意向漢朝進見、進貢。當時正好哀帝有病在身,有些大臣們就說,以前在宣帝、元帝時,單于進見,國家就發生了變故。皇上陷於兩難,與公卿們研商後,決定不允許匈奴進見。這時,揚雄上書諫言,內容是說:單于上書請求進見,而國家卻不允許,與匈奴之間的仇怨就會從此開始。因而列舉了秦朝以來對於匈奴問題的處理,總是花費了許多心力、財力和物力,才得以解決。並不是前朝樂於花費大量的資源,去和匈奴周旋,而是因為如果不經過一次的勞苦,就無法得到安逸;不花費短暫的財力、物力,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寧。而匈奴一直是中國歷來最大的問題,前朝一向很重視,所...
風言風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根據的傳說。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我那裡聽你那風言風語。」《歧路燈》第三七回:「只因他先君有病,分明是董橘泉誤投補劑,我後來用大承氣湯還下不過來,不知那個狗雜種風言風語,說是我治死了。」也作「風言醋語」、「風言霧語」。
上氣不接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吸急促,氣喘吁吁。《官場現形記》第六○回:「畢竟他是有病之人,說到這裡,便覺上氣不接下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大人上了年紀,這幾天喘得上氣不接下氣,那裡還禁得起藥針呢?」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東晉朝廷先是徵召他入司徒府,接著又任命他為佐著作郎,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囗推辭了。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吟詠屬文,挾妓樂優遊山林,就是不願當官。當時擔任揚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催逼,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僅隔一個多月,他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後來,朝廷又曾多次徵召,謝安仍然予以回絕。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接連上疏指責謝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對謝安禁錮終身的決定。然而謝安卻不把它放在心上...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達給高家時,高家人都很高興,認為得到一位貞婦。高八去世後,他的姪子繼祖來袁家說:[素文的未婚夫並非有病,只是沒有人性,叔叔曾用杖打的昏死過去,後來又甦醒,叔叔怕這門親事害了素文,豈不成為以怨報德?所以託言辭婚,希望素文賢妹不要自討苦吃。]素文竟充耳不聞,還是嫁給了高氏子。 著作:《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隨園食單》PS1袁枚收錄了許多鬼怪故事,以簡潔明暸的筆法,寫成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PS2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
當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面、當著別人的面。唐.杜甫〈莫相疑行〉:「晚將末契託年少,當面輸心背面笑。」《三國演義》第五九回:「如有病者,即設壇使病人居於靜室之中,自思己過,當面陳首。」
虺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病、生病,多指馬而言。《詩經.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羞殺我老馬虺隤,那盜狗共鳴雞,都碌碌因人跛躄。」
處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師開具給病人的藥方。內列有病人服用的藥品名稱,及其劑量、用法、數量等。藥劑師可據此配藥。[例]藥劑師必須按照醫生的處方配藥,不可任意增減。
問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候起居安好。《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見其勤,旦日問安,色必怡。」《儒林外史》第二○回:「前日太老師有病,滿朝問安的官都不見,單只請我進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癔病」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