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5>、史鰌6>不如盜也。 〔注解〕 (1) 傲:驕傲。 (2) 柔:柔弱屈就。 (3) 仁人:俞樾曰:「『仁』字衍。」上文說明「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並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應當為「仁人」。 (4) 晻:音ㄢˋ,昏暗的。 (5) 田仲:即陳仲子,田陳古時本為同一姓氏。陳仲子不食兄祿,避居於陵,為人灌園,自食其力。 (6) 史鰌:人名。字子魚,故亦稱為「史魚」。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國大夫。衛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子瑕,屢諫不聽,史鰌自認未盡職責,臨死遺言停屍在內室而不停放在大廳,終於感動衛靈公。孔子稱讚他:「直哉史魚。」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之卦」(也稱「變卦」、「動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
羔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天真善良或柔弱的人。[例]他因為不擅為自己辯解,而成了此事件的代罪羔羊。
柔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柔軟、柔弱。《水滸傳》第二七回:「舌為柔和終不損,齒因堅強必遭傷。」
軟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性格柔弱畏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陳某當初軟弱,今日不到得與他作弄。」《紅樓夢》第七回:「我成日家說你太軟弱了,縱的家裡人這樣,還了得了。」
以柔克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弱之道戰勝剛強。如:「太極拳是一種以柔克剛的拳術。」也作「以柔制剛」。
繞指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陶鎔而變得柔軟。用來比喻受挫折後意志柔弱。《文選.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也作「繞指柔腸」。
依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枝葉柔弱的樣子。《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嬌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弱無力的喘息。唐.李商隱〈獨居有懷〉詩:「怨魂迷恐斷,嬌喘細疑沉。」
剛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柔順、懦弱、軟弱、柔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