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09.7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冰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冰溶解消散,不留痕跡。比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失。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冰釋,握手言歡了。」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宋.蘇軾〈答王定國〉三首之一:「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消融、溶解、熔解、融化
物理風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氣溫降低而結冰,體積增加為原來的110%,擠壓兩側岩體,逐漸撐大裂隙。當氣溫升高後,除了原本冰體溶解的水外,新增的空間又容納更多後來流入的水,然後在氣溫下降時再度結凍,進一步稱大裂隙。岩石長時間經過反覆的凍裂作用而逐漸碎裂。此種作用對於高山或極區裸露岩石的影響最為顯著。解壓 (Unloading )原被深埋的岩層,因覆蓋在上方的岩體或物質被移除,導致壓力減輕而膨脹,通常在岩體的表層形成平行於地面的頁狀節理,長期下來,岩體順著結理逐層脫落。該種風化作用經常發生,因在冰河消融而出露的岩體,以及因地表岩層被侵蝕而出露的侵入...
堆積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堆,石頭因長期受到冰川壓力以及摩擦,稜角都不明顯,此種冰磧地形土壤較為貧瘠,不適合農業種作;而冰河溶解的過程中,將原先沉積在冰河底部、比碎石更小的微粒,由溶解的冰水將其慢慢搬運至冰河的外部周遭,而形成冰河外洗的堆積地形,此種養分較高較適合農業耕作。(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堆積作用英文關鍵字:deposition 參考文獻註1:石再添。地學通論。國立空中大學。 P.114~P.116註2:何金鑄。地學通論。自行出版。 P.171~P.172
物理性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質未發生化學變化就顯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熔點、沸點、比重、光澤、硬度、溶解度、導電係數等性質。
熔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體開始熔解時的溫度。在一定壓力下,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固態晶體物質開始轉變為液態,若繼續加熱到完全溶解時,溫度仍維持不變。[例]冰的熔點為攝氏零度。 △鎔點、融解點
鹽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水中所含溶解電解質的總量,常以千分比表示,一般海水鹽度約為33~35‰。
消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融化、消失。宋.秦觀〈寄李公擇郎中〉詩:「朝睍既升淮海見,漉漉雨雪自消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若是塵心全不起,任他宿債也消融。」
懸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理上指固體微粒與液體相混和但未溶解的狀態。[例]這杯牛奶沒有調勻,有一些結塊懸浮在上面。
冰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終年不化,雪層變厚,由其本身的壓力而變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山坡移動,滑入溝澗,便形成冰河。[例]科學家指出因為地球溫度逐年升高,極地的冰河溶解,移動速度也逐年加快。 △冰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