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角目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蛋,並沒有鳥巢的保護,每當強烈的海風吹來,總讓人為尚未出生的角目鳥寶寶捏把冷汗。但其實蛋並不會滾動,只會原地打轉,這是因為鳥蛋的形狀呈梨形而非圓球形,這也是角目鳥為了適應環境的演化出來的特性。在雌鳥孵育六個星期後,小鳥出生,雄鳥和雌鳥就會輪流出海捕魚來餵食小寶寶;小角目鳥在父母的照顧下,每隻都是一付胖嘟嘟的樣子。再過六個星期後,小角目鳥就開始獨立生活,自己到海上覓食,身型自然就會苗條下來了。 *資料來源*1.頑皮動物一本通:60種水路空動物大集合P.184 ~ P.186初版一刷:2011年7月、新北市:幼福文化編...
|
嘔嘔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車輪滾動的聲音。宋.陸游〈滄灘〉詩:「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
|
咿咿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物體摩擦滾動的聲音。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咿咿啞啞喬搗碓,玎玎璫璫盆兒鬼。」《水滸傳》第三七回:「把船望上水咿咿啞啞搖將去。」
|
吹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波助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原作「吹波助瀾」。南朝宋詩人鮑照,文詞贍逸,詞采華麗,文章中常表現出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觀漏賦〉,是他看到計時的刻漏,一時興起的感嘆之作。其中「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四句的大意是:時間的消逝就像激射而出的箭一樣快,而人事轉變比滾動的丸珠還迅速。如同河流的源頭不會阻塞,又因為風吹的關係,掀起更大的波浪。後來「推波助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推動鼓勵;亦用於比喻從旁鼓動,使事態擴大。
|
柏青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珠檯。為日文ぱちんご的音譯。用彈簧彈出鋼珠或玻璃珠,在特製的球盤上滾動,當珠子滾入盤上球孔時,即可獲得獎品的遊戲檯。也稱為「彈珠檯」、「小鋼珠」。
|
發現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是中空,有些則是實心。他們鼓勵學生將圓柱體從斜坡上滾下來。透過謹慎的實驗,學生可以發現決定圓柱體滾動速度的基本因素。我們也可以透過電腦模擬來製造某種情境,以幫助學生發現一些科學原則。課後充實方案(after-school program)(Bergstrom & O’Brien, 2001)和創新科學方案(innvoative science program)(Singer et al., 2000)特別適合採用發現學習的歷程。 結論 發現學習有好幾個優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能激勵學生持續工作直到他們找...
|
咿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輪軸滾動的聲音。宋.陸游〈東窗小酌〉詩:「何人畫得農家樂,咿軋繅車隔短牆。」(2)形容搖櫓聲。《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說言未了,見大江中畫船一隻,櫓聲咿軋,自上流而下。」
|
滾來滾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回滾動。《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
骨裡骨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滾動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一個墩,一個砲,彎彎曲曲,骨裡骨碌,一路接著滾了來。」也作「骨碌碌」、「骨骨碌碌」。
|
自由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游泳姿勢。 自由泳的基本技術特點是,人體俯臥水中,頭肩稍高於水面,游進時軀幹繞身體縱軸適當左右滾動,兩臂輪流劃水推動身體前進。手入水後劃水路線呈S形,呼吸與劃水動作協調。當臂用力劃水時,利用水流在頭兩側形成的波谷吸氣。 五○年代以前,游泳運動員都非常重視兩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兩臂輪流劃水1次就打腿6次。後來科研證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劃臂大得多,而推動身體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臂部的劃水動作。因此以臂為主的現代自由泳技術重視臂的劃水動作和兩臂的配合,打腿動作在長距離游泳中已減少為2次或4次。但在短距離游泳中多數運動員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