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生命教育係指教導個體去了解、體會與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三、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為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主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培養現代人所需的基本能力為目標,不單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兩者都強調「統整」重要,不論是外在的學習、知識領域、或是個體身、心、靈的調和,以及個體與外界人事物統整互動的能力。一般而言,生命與教育息息相關,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而教育是生命的動力,國內諸多學者研究指出,生命教育應從自我肯定與譴潛能發展,到注意重「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
昇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物的境界提升。如:「唯有勇敢的面對現實,方能將對生活的不滿昇華為生命的動力。」
豐衣足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衣足食,是生活富裕,不虞匱乏的意思。一般人在生活上,莫不以豐衣足食為生活目標,但齊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所以對生活上的要求,自然是清心寡欲而與世俗之人不同。齊己在〈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詩中,即期許小師父在參禪禮佛的過程中,主要是開啟潛藏於內心的佛性,以體悟人生。為了求並體現這種體悟,齊己提示小師父應放棄外在豐衣足食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後來「豐衣足食」就一直沿用下來,用以形容生活富裕。
腰纏萬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釋義︰猶「腰纏萬貫」。見「腰纏萬貫」條。 01.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五齣》:「家舍南安,有道為生新失館。要腰纏十萬,教學千年,方纔滿貫。」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相,重客觀、因果、預測性。(註二)有機類比(organic analogy)的社會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生物有機體,強調社會系統的各部分如同生物組織的各部分一樣相互依賴。 二、批判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起源:主要源於黑格爾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由馬克思結合成唯物辯證法,藉以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以及歷史變遷的方式。定義:用辯證、反省思考的理性方式研究人類社會。批判社會學的傳統可略分為兩個支流:(1)衝突理論:如齊美爾(G. Simmel)的形式社會學、達倫道夫(Dahrendorf)、科塞(A.L.Co...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鵰:動物名。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嘴呈鉤狀,羽毛褐色,腳被羽毛直達趾間。視力極強,以捕食小動物為生。或稱為「鷲」、「老鵰」。 (3) 晟:長孫晟(西元552∼609),字季晟,河南洛陽人。先仕後周,後周亡,仕隋,為隋文帝所賞識。 (4) 相玃:互相爭奪。玃,音ㄐㄩㄝˊ,大母猴,此處通作「攫」,指鳥獸用爪捕取獵物。〔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也。家世禁衛,幼頗脩飭,折節為文學,與諸儒交,硜硜譚治道,兩軍中人更稱譽之。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鵰並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鵰焉,眾大驚,號「落鵰侍御」。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神品下.張藻》張藻1>員外2>,衣冠文學3>,時之名流4>。畫松石、山水,當代擅價5>,惟松石特出古今得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枒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 〔注解〕 (1) 張藻:字文通,唐朝吳郡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檢校祠部員外郎、鹽鐵判官。擅畫山水樹石,長於破墨,尤工畫松,時號「神品」。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論點,影響甚遠。有《繪境》一書,已亡佚。藻,一作「璪」。 (2) 員外:職官名。員外指正員以外的官。晉武帝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之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
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顯的差異,屬於一生物事實。註1例如:性染色體、外部的性器官及內部的生殖器官等,所為的性別判斷,就稱為生理性別。女性的細胞有兩個X染色體、分泌較多的黃體素與雌激素,擁有陰道、子宮、卵巢等女性生殖器官;而男性的細胞則有一個X染色體及一個Y染色體,分泌較多的睪丸素酮,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陰莖、睪丸與輸精管等。而透過這類與生俱來的身體特徵。 (2)社會性別在不同的社會中,對應個別所處的環境對於性別(生理上的)的期待,自然會有其不同的文化型態,因而具有不同的性別期望、角色與互動的存在,因此可以說社會性別是源自於社會化,是社會給予給男...
心力交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和體力都已疲弊。比喻非常勞苦。如:「長期為了生計奔波,讓他心力交瘁。」
塑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主要原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有耐腐蝕、可塑性高等特質。廣泛應用於各種器材製作。[例]廉價耐用的塑膠製品,雖然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也因難以分解,而產生了不少棘手的環保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