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7.2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嬉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亦用來比喻責任已盡,身心輕鬆愉快。
迥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相異。[例]前後兩次的實驗結果迥異,因此我們正在尋找問題的癥結。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學習應用3 例子4 相關文獻 起源「銘印效應(imprinting)」也稱為「銘鑄」行為與「印痕作用」。此為德國著名行爲學家海因羅特自小鵝破殼而出的實驗中歸納而來,而後由德國另一位行爲學家洛倫茲,命名爲銘印效應。一九一○年,勞倫茲在他最著名的研究中,將一窩灰雁的蛋分開,一部份留在母雁處;另一部份則移至孵卵器中孵育。由母鳥孵出的幼雛表現正常,會跟隨在母雁後方,正常的成長並與其他的雁交配繁殖。當人工孵育的卵孵化時,幼雛出生時的幾個小時中與工作人員相處在一起而不是母雁,自此之後,他們就緊跟在勞倫茲後並表現出不認...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諧,獲得統一。十一、遊戲是自我表達的一種工具,自我從遊戲中,發展自我的能力、興趣、關係,從而促成自我的實現。十二、恩物種類:(1) 球:代表調和、完美與圓滿、象徵神性的統一,提供聯繫法則。(2) 方形、立體:代表對立。(3) 小寵物:代表愛。(4) 自然的景物:代表美的風光。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 生平介紹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1],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文子是魯國的三家大夫之一,掌握著魯國的實際政權。雖然他地位顯赫,但平時的生活卻十分節儉,據說他的家中沒有人穿錦帛料子的衣服,都只穿布衣;馬廄裡的馬也只餵食草料,不給牠們吃粟米,至於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也都只講求實用,而不重視他們是否精美名貴。因此人們都說季文子是個既廉潔又忠誠的人。季文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做事十分謹慎,往往一件事要想了又想才能決定。季文子死後,有人對此傳述。孔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就說:「再,斯可矣!」孔子認為季文子小心謹慎固然是優點,但太過小心以致猶豫不決,做事沒有效率,反讓優點變成缺點,所以孔子說:「一件事想兩次就夠了。」後來「三思而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謹...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把四肢盡量伸展的人的外形,此具體事物是文字的構意,但「大」所紀錄的詞語的意義〈大〉卻不是甚麼具體的實物大,而是抽像的概念;「永」描畫了水流長長的波紋,此具體事物是文字的構意,但「永」所紀錄的詞語的意義〈長〉卻不是甚麼具體的實物,而是抽像的概念。《說文解字》:「飛,鳥翥也,像形。」以鳥展翅之視覺化形像作為構形義,來記錄〈飛〉的語素或詞語。〈飛〉的語素,也不是甚麼「實物」,但「鳥展翅」則是實物,換言之,像形的特徵是字的構形義(或簡稱「字義」)表達了...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悔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所結的實。如:「水果」、「乾果」。《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不分軒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比較的結果,分不出高下。如:「他在數理方面的程度和小張不分軒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