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象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薛能〈新雪八韻〉詩(據《全唐詩.卷五五八.薛能》引)大雪滿初晨,開門萬象新。龍鍾1>雞未起,蕭索2>我何貧。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細飛斑戶牖,乾灑亂松筠。正色凝高嶺,隨流助要津。鼎消微是滓,車半和塵。茶興留詩客,瓜情想戍人。終篇本無字,誰別勝陽春。 〔注解〕 (1) 龍鍾: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2) 蕭索:蕭條衰頹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碎、碎爛。如:「粉身碎骨」。《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錄》:「乃發其墓,粉其骨而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植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如:「皮膚」、「表皮」、「樹皮」、「獸皮」。
泛指如皮般薄片狀的物體。如:「膠皮」、「鐵皮」、「豆腐皮」。
皮革製成的。如:「皮鞋」、「皮箱」、「皮包」、「皮帶」。
脾氣頑劣不聽話。如:「頑皮」、「這小孩好皮!」、「你別再皮了!」
物體的表面。如:「皮相」、「書皮」、「封皮」。
有彈性的。如:「皮球」、「皮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磨細、碎。如:「研墨」、「研成粉末」。《紅樓夢》第三四回:「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
眷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夫婦。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京本通俗小說.玉觀音》:「璩秀娘捨不得生眷屬,崔待詔撇不脫鬼冤家。」
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諂媚討好他人。《京本通俗小說.玉觀音》:「況且崔寧一路買酒買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時,就隱惡而揚善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
姐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男子對妻子或所狎女子的暱稱。《京本通俗小說.玉觀音》:「只見渾家坐在床上,崔寧道:『告姐姐,饒我性命!』」
遺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火、火災。《京本通俗小說.玉觀音》:「則聽得街上鬧炒炒,連忙推開樓窗看時,見亂烘烘道:『井亭橋有遺漏!』」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我則聽的張員外家遺漏火發,哎喲天那!諕得我立掙痴呆了這半霎。」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麥舂得愈精白愈好,魚肉切得越細越好。比喻食品精緻,飲食講究。《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宋.楊萬里〈庸言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學而不精可乎?」
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力、本領、技能。《京本通俗小說.玉觀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詔說出女孩兒一件本事來,……原來這女兒會繡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先生姓繆,是在江陰書院裡肄業的人才,頗有幾分本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