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意志、感情。《三國演義》第一○回:「目今人心未寧,頻動干戈,深為不便。」《紅樓夢》第六五回:「奶奶便有禮讓,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他怎肯干休善罷。」
姻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婚姻而產生親屬關係的人。如配偶、姐夫、妻子的兄弟姐妹等。唐.袁郊《紅線》:「專膺指使,敢議姻親。」《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又有一家,是徽州人,姓方,在五河開典當行鹽,就冒了籍,要同本地人作姻親。」
辭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讓、婉拒。《禮記.禮運》:「尚辭讓,去爭奪。」《老殘遊記》第六回:「東造遂留老殘同吃,老殘亦不辭讓。」
食無求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有節制,不吃太飽。指生活儉樸。《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一折:「我如今居無安食無求飽,慕顏回他也有一個陋巷簞瓢。」也作「食不念飽」、「食不求飽」。
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強盜、搶匪。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則見齊臻臻的強人擺列著。」《水滸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
十字路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橫直兩條街道交叉的地方。[例]如果駕駛人互不禮讓,車子就很容易堵在十字路口,動彈不得。
分路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才能通過。照理說,官小的人要讓官大的人先走。而以官職來論,李彪是中央官員,元志只是地方首長,應該要禮讓。但元志個性強硬,加上是皇親國戚,硬是不肯讓步。雙方因此鬧得不可開交,決定去找皇上評理。李彪見了孝文帝說:「我是御史中尉,官比他大,區區一個洛陽市長怎麼可以這樣和我對抗呢?」元志反駁說:「我是國都所在的洛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理?」孝文帝聽了很無奈,也不去評斷誰是誰非,就笑著說:「好啦!好啦!你們別吵!洛陽是我的地方,我說了就算,把路分成兩半,你們兩人以後各走各的就好啦!」元志和李彪兩人聽到皇上這麼說後,就拿著尺到外面,量了道路的寬度,然後分成...
推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禮讓、謙讓
結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下仇怨。[例]待人處世應謙遜禮讓,避免與人結怨。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愈謙讓則愈能獲益。漢.曹操〈禮讓令〉:「里諺曰:『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斯合經之要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