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催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使人加速死亡的籙。後比喻促使事情快速進行而無法抗拒的強制因素。
國語注音號第二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由教育部所公告的譯音號。是根據原有之「國語羅馬字」、「譯音號」修訂而成。特點為用現今通行之四聲調號表示四聲。如yōu(ㄧㄡ)、yóu(ㄧㄡˊ)、yǒu(ㄧㄡˇ)、yòu(ㄧㄡ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字元。
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石(Vesuvianite) 山石屬矽酸鹽礦物。形成於變質石灰質岩中。常與透輝石、綠簾石、柘榴子石、方解石、金雲母、矽灰石等礦物共生。為短稜柱狀晶體,亦常呈角錐狀、塊狀等。其顏色有綠色、棕色、白色、黃色、紫色等。山石屬透明到半透明礦物,透明的山石為半寶石。並具有玻璃光澤與松脂光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相合、不相當。《老殘遊記》第八回:「東造甚為難過,繼思狐裘所以不肯受,必因與行色不,因在估衣鋪內選了一身羊皮袍子馬褂,專差送來。」《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字是認得的,看看題目不,就要請教。」
聲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記聲調的號。如漢語拼音用-表示陰平,ˊ表示陽平,上聲用ˇ,去聲用ˋ,輕聲用.等等。
真理應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理應說」是真理論的一種,主張命題的真假取決於其與世界的關係,即命題所指是否與事實相應。真理應說認為人類透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經驗而取得知識,真理則建立在是否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應此一條件之上;也就是說,一個真的信念、命題或知識,必須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應。此說最早可上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形上學](Metaphysica)。亞里斯多德指出,一陳述或語句是否為真端視其與事實之相應與否,若說某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事實的確如此則此一陳述為真,反之則為假(false)。
  現代哲學中,真理應說的代表人物是羅素(Bert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祥的徵兆。《管子.水地》:「藏以為寶,剖以為瑞。」《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指以篆文書寫的咒。《大宋宣和遺事.元集》:「靈素乃作鐵簡,長九尺,上書篆,埋於地,其怪遂絕。」
元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素號(elemental symbol)是國際通用的號,由瑞典科學家巴結流(Jons Jakob Berzelius)提出, 取元素拉丁文第一個字母,以印刷體大寫表示,若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則另加一個小寫字母區別。例如:氫(H)、氮N)、鈉(Na)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