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3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化再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再製」,意指上下兩代之間的階級再制,並非取決於經濟生產過程,而是文化領域,此乃肇因於中上階級支配社會主流文化與價值觀的發展,因而能主導學校課程知識的內容與結構,因此,學校的正式課程往往淪為馴化學生的工具。就教育的場域而言,有所謂「教育再製理論」,即以批判的觀點探討學校教育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所扮演的功能。然而「教育再製理論」由於切入角度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派別: 「社會再製理論」(Theories of Social Reproduction)、「抗拒理論」(Theories of Resistance)及「文化再製理論」(Theories of Cultural...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目錄1 作者與成書2 史料來源3 內容4 批評5 版本6 注疏7 目錄7.1 本紀7.2 表7.3 書7.4 世家7.5 列傳8 外部連結9 以上資料來源 作者與成書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了解“古今之變”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
開宗明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指說話或寫文章一開始就揭明主旨綱要。如:「請開宗明義地說明你的來意,不要拐彎抹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綱紀、綱要。《荀子.臣道》:「端慤以為統,禮義以為文。」
課程發展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委員會 法源 相關規定壹、依據:本要點依據教育部87.9.30公布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訂定之貳、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與任期一、年級課程發展小組:(一)由各年級所有級任教師共同組成。(二)任期一學年。二、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一)全校教師(含主任)依專長分成「語文」、「數學」、「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藝術與人文(含生活)」、「綜合活動」七個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二)任期:一學年,依教師意願及任教科目之異動而改變所屬之小組。三、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一)由校長、處室主任、教學組長...
壯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壯麗雄偉的景象。如:「飽覽江山的壯觀。」漢.司馬相如〈封禪文〉:「皇皇哉,此天下之壯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然洽聞之士,宜撮綱要,覽華而食實,棄邪而採正,極睇參差,亦學家之壯觀也。」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較教學方法更特定。教學設計在應用教學策略時,大體可分為三項:組織策略,如將教材內容分類,以章節、綱要、圖表方式呈現以利理解。其次為學習監控策略,如自我檢視學習歷程。第三項為動機策略,即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與注意力等。 教學設計的轉移1.從可觀察的行為轉移至經過組織的內在呈現。2.從自上而下、部分到部分的認知,移自下而上、部分到整體的視野,是一個全面的機制(holistic mechanism)。3.自具體轉變為抽象。整體、基模、知識均是抽象的性質,因此認知是抽象的過程,並非始自具體。4.認知是「建構/再建構」,而非「...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的工作重點。(六)「美國學校輔導人員協會」(ASCA,1964)所發表的「中等學校輔導人員工作實施綱要與施行細則」中,細分輔導人員的角色為十類,其類別分別如下:策劃並發展學校輔導計畫諮商評估學生教育及職業計畫個案轉介升學及就業安置幫助學生家長輔導子女與同事協商有關事宜進行地區性之輔導研究推展公共關係 輔導的專業倫理(一)輔導專業倫理的目的作為諮商實務工作的基礎,保障諮商輔導的功能及目的,維護專業的價值與尊嚴。保障當事人的權益,諮商員及當事人均了解諮商專業的責任,保護當事人免受傷害。兼顧社會大眾權益,向社會保證諮商輔導人...
方案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案教學目錄1 一、起源2 二、意義3 三、特性4 四、實施程序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起源1.方案:(1)1990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勞作科主任李查特最先提出。(2)由學生自己計畫,然後照著計劃去進行的方法。(3)方案的過程是先有計劃,次有設計,再有發展,最後形成一個成品。2.方案教學法:(1)1908~1911年間,史蒂文生首先提出,在美麻省職業學校的農業科採用。(2)根基於「以兒童為本位」的理念,強調孩子自主性的學習,重視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但不忽略教師引導的角色,針對兒童感興趣之特定的主題,所進行之深入研究。(3))杜威及克伯屈皆提倡方案教學法在教育上的應用。 二、意義1.是針對幼...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爾迪厄以抽絲剝繭的方式,一層一層地探索教學行動(pedago-gic action)的內涵。首先,布爾迪厄認為所有的教學行動基本上是一種象徵暴力(symbolic violence),其是藉由武斷的力量來執行文化獨斷性的增加,亦即藉由武斷的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所以象徵暴力的完成往往是藉由對個體意識與意志的控制。布爾迪厄的「象徵暴力」觀念則欲揭露教育行動的本質,依布爾迪厄之意,只要以獨斷的權力進行文化獨斷的強制,客觀上都是為象徵暴力,而要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必須建立在教學溝通上,所以教學溝通基本上是一種制性文化傳遞的過程。因之,人們可以將教學行動視為一種教學溝通的過程,而在這教學溝通的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