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特基法;等基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雙極電晶體的一種類型,其交換的速率可在3奈秒(10的負9次方)完成。第二代的交換的速率可在1奈秒內。
劍心銀斑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心銀斑舟蛾Tarsolepis japonica觸角褐色,雙櫛齒狀,先端1/4絲狀,雌蟲櫛齒較短。頷部白褐色帶紫至黑褐色,胸背白褐色帶紫色,腹背黑褐色絨毛狀,各腹節後端黃褐色,雄蟲腹基部具赤色長毛束。前翅黑褐色,翅中央具兩個銀色長三角形斑,銀色斑之間有白紫色細彎線。後翅黑褐色,前、後緣淡色,中室端有模糊黑色斑1個。緣毛茶褐色,先端暗褐色,略呈波狀。翅反面茶白色。本種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林區。寄主植物為楓樹科(Aceraceae)的青楓(Acer serrulatum)、樟葉楓(A. albopurpurascens)。老熟幼蟲於土化蛹。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Lin & Sheng(1996)、...
葬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新赫布里群島(New Hebrides)中馬勒庫拉島(Malekula)南部小南巴地(Small Nambas)原住民為死者準備的葬儀道具。這是一種代表死者的像,具人形,身子與軀幹都裝飾如當地原住民樣式,圖飾顯示死者生前在族群中的身份。頭部面具由泥土做成,插上羽毛並塗抹白粉及其他色料。該地人民於死者死亡後,將屍體置於樹葉覆蓋的屍架上整整十二個月。然後,才進行大禮。此時需製作像,並將死者頭爐拆下,置於像頭部,戴上泥土面具。人形像被抬入典禮場地前,人們需跳十夜的舞,偶而男子會在木塊上跳舞,製造出如消音鼓似的聲音。婦女不宜靠近典禮場,只得在遠處觀看。人形像是被真人以直立的狀態抬著進場...
National Geographic, Jan 1972.
特基雜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基電晶體中因其物理特性所產生的雜訊。
特基電晶體電晶體邏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採用特基二極體,以增進速度性能的電晶體-電晶體邏輯裝置,其速度為一般TTL裝置的二至三倍。
楠跳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製片後體長約0.8 mm。體黃色,腹部第2-9背板前緣脊深褐色,與該節等長,下方無灰褐色塊區。腹板第4-6節前緣脊淡褐,第7、8節前緣脊褐色。觸角第1節白色,第2-8節褐色。前翅灰黃色。足黃色。 頭部單眼前毛2對約等長,短於單眼間毛,單眼間毛位於前後單眼間,後 單眼之前方。觸角8節,第2-6節有微 毛,第3節有基環,第3、4節有叉狀感覺錐。 前胸寬於長,前緣毛1對,背板毛8-12支,後緣與後緣角共4對毛,以中央第2對較長,中央1對次之。前翅鱗瓣前緣毛3支,上脈毛基部3支,中央5-6支,端部2支,下脈毛通常2支(少數1或3支),後緣纓毛波狀。 腹部第2 - 8背板兩側微毛短小不明顯,其上每邊...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廷尉2>。長樂疑惲3>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4>降者道單于5>見殺6>,惲曰:『得不7>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8>,自令身無處所9>。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10>親任大臣,即至今11>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惲妄引亡國以誹謗當世12>,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注解〕 (1) 長樂:戴長樂。西漢時人,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僕。 (2)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 (3) 惲:音ㄩㄣˋ。楊惲 (?∼西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元.胡祗遹〈恆齋記為醫者宋和之作〉:「人天地以生,然而動輒悖德,悖德則且不能悠久者,意必固我以賊之,揠苗助長以害之,異常出奇以擾之。惟寧靜沖淡,不務外、不矜誇,中道而行,其庶幾焉!」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一養猴人以果子飼養猴子,施以詐術騙猴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後比喻以詐術欺人,或心意不定、反覆無常。《舊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鎛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聖聰,足見奸邪之極。」元.楊訥《西游記》第九齣:「也是我為人不,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6) 旒旐:音ㄌ|ㄡˊ ㄓㄠˋ,出殯時在靈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 危語: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10) 咄咄:驚嘆聲。 (11) 眇目: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