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與發展,也就是把符號所代語素意義或詞語意義所指涉的事物的視覺化形狀描畫出來的構形方法。視覺化圖形(像性 iconity),是像形的特徵。《說文解字》:「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像形。」「月,闕也。大陰之精。像形。」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稱「像形就是像實物之形,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寫出來」,潘重規《中國文字學》稱「像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定義中的「實物」、「具體的事物」,只是指像形字的構意,不是指像形字所代表語素或詞語的意義。例如「大」、「永」都是像形字,「大」描畫了一個把四肢盡量伸展的人的外形...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使節就會被派到不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後來「摩肩接踵」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人與人肩接肩,腳踫腳,用以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驗》:「四顧而望,熊羆虎豹,圍繞周匝,莫知所措。」 02.宋.蘇軾〈謝呂龍圖書〉三首之二:「此不所以且喜且懼,而莫知所措也。」
作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從壁上觀注音︰ㄘㄨㄥˊ ㄅ|ˋ ㄕㄤˋ ㄍㄨㄢ漢語拼音︰cóng bì shàng guān釋義︰即「作壁上觀」。見「作壁上觀」條。 0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源) 02.清.查慎行〈題毘陵徐思詩卷後〉詩四首之四:「狎主齊盟事不難,並驅應許八蹄攢。老夫合退三舍避,憑軾試從壁上觀。」
牛山濯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上無樹木。語本《孟子.告子上》。[例]那塊山坡地因不商人的開墾,早已牛山濯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緊急、急迫。如:「事態嚴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使虞敦匠,事嚴,虞不敢請。」
寄人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én hù釋義︰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01.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二》:「吾輩不,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02.《紅樓夢.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媽媽知道的,如今在這裡也很苦。娶了去雖說我家窮,究竟比他傍人門戶好多著呢!」 參考詞語︰傍人籬落注音︰ㄅㄤˋ ㄖㄣˊ ㄌ|ˊ ㄌㄨㄛˋ漢語拼音︰bàng rén lí luò釋義︰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01.宋.劉克莊〈題王推官應麟詩卷〉:「不須更傍人籬落,名父親傳夜半衣。」 參考詞語︰依人籬下注音︰| ㄖㄣˊ ㄌ|ˊ ㄒ|ㄚˋ漢語拼音︰yī rén lí xià釋義︰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居室。宋.辛棄疾〈鷓鴣天.拋卻山中詩酒窠〉詞:「拋卻山中詩酒窠,卻來官府聽笙歌。」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原是祖父的窠巢,誰承望子孫不,剔騰了。」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青,原指繪畫時所用的顏料,在這裡代指繪畫。引,一種樂府詩的體裁。這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寫的是盛唐時期著名畫家曹霸的一生傳記。曹霸善於畫馬,亦工像,所作神采栩栩如生。開元年間,他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奉命重新描繪凌煙閣裡的功臣像,果真一下筆便使原本已經褪色的面貌變得鮮明、生動。後來「別開生面」這句成語,就從詩中「下筆開生面」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另外開創新的局面、風格、形式。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聚會精神注音︰ㄐㄩˋ ㄏㄨㄟˋ ㄐ|ㄥ ㄕㄣˊ漢語拼音︰jù huì jīng shén釋義︰猶「聚精會神」。見「聚精會神」條。 01.明.海瑞〈贈郡侯野郭公膺保薦序〉:「二侯今日相與聚會精神一堂之上,共而為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