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8.7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達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胡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葫蘆作的貯酒器。宋.范成大〈將至公安〉詩:「公安縣前酒可沽,不如且聽提胡盧。」也作「葫蘆」。
公平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公無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公無私」原作「至公無私」。管子,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為法家始祖。《管子.形勢解》中提到,風、雨對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貴賤美惡,而有大小強弱的分別,所以說風雨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無私」的。後來「大公無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出現「大公無私」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種賭法,倒是大公無私,不能作弊的。」
公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后稷的曾孫。夏衰時,稷子不窋失官,奔戎狄,傳至公劉,遷於邠,始興周室。
坦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胸懷坦蕩。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并序〉:「自非坦懷至公,永鑒崇替,孰能光輔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恣睢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所顧忌的隨意放縱。《清史稿.卷二五一.李之芳傳》:「世祖時賞罰出至公,督撫不敢恣睢無忌。」也作「恣肆無忌」。
公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公宰相的簡稱。《宋史.卷二八二.王旦傳》:「祐器之曰:『此兒當至公相。』」
下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鄉野,偏僻的地方。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臣竊選國俊下里之士曰孫叔敖。」《舊五代史.卷八八.晉書.景延廣傳》:「時延廣在軍,母凶問之,……,曾無戚容,下里之士亦聞而惡之。」
連篇累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01.明.李東陽〈明故資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狀〉:「楷法遒整,自習業至公牘,連篇累帙,多不可紀數。」 
文深網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法網。文深網密形容用法嚴峻苛刻。唐.陳子昂〈諫用刑書〉:「夫大獄一起,不能無濫。何者?刀筆之吏,寡識大方,斷獄能者,名在急刻,文深網密,則共稱至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