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98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管子.心術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三國演義》第九六回:「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住!說書的這話怕有些言過其實。」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單貧苦,無依無助。
大吹大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言辭誇張、毫無根據。如:「他就是不務實際,終日大吹大擂的,如何能有一番作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造言辭。[例]信口胡謅
頡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奇特的言辭。《文選.揚雄.解嘲》:「是故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
倒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辭表面的意義和作者內心的真意相反的修辭法。使讀者進一步反省,尋找隱藏在言辭背面的真意。如胡適〈母親的教誨〉一文中「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雖是「得意」的字面,但實際表達的卻是「哀傷」的意思。
情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的真情。宋.陳亮〈中興五論序〉:「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明.李攀龍〈南京光祿寺少卿涇陽顧先生行狀〉:「誠令維崧等披露情愫,曉暢事實,章晰誼理,剴篤言辭,皇上一覽而悟,未可知也。」也作「情素」。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辭精要。《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傳》:「過歲更當相見」句下裴松之注引《輅別傳》:「颺言:『君見謂善易,而語初不及易中辭義,何故也?』輅尋聲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論易也。』晏含笑而讚之:『可謂要言不煩也。』」《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合你們說句要言不煩的話,閫以外將軍制之,你們還有甚麼為難的不成?」
尖酸刻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苛刻或言辭銳利。《紅樓夢》第五五回:「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無處使。」
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言辭或文章提供意見。如:「知識分子應盡到為國家建言的責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