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2651 ms
共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出其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四.田叔列傳》載,漢初的田叔本是趙國陘城人,他的祖先則是齊國田氏。田叔喜歡劍術,又曾向樂巨公學習黃老之術。他的個性嚴正清白,並以此自喜,經常和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交往。後來趙國人把田叔推薦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面前稱讚他,於是趙王任命田叔為郎中。不久,陳豨在代地造反,高祖前去討伐,途中經過趙國。趙王十分恭敬地親自端著食盤獻食,高祖卻傲慢地蹲踞在席上,又大聲責罵趙王。趙午等數十人聽了之後,都非常生氣,對趙王說:「大王事奉皇上完全合乎禮節,皇上卻對大王如此無禮,我們實在看不過去,決定要造反報仇。」趙王聽了之後,氣得咬破了自己的指頭,駁斥道:「我們的祖先失去了國家,如果沒有皇上,我...
|
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討伐。《孟子.梁惠王下》:「誅其君而弔其民。」漢.曹操〈封功臣令〉:「吾起義兵,誅暴亂。」
|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討伐有罪的人。後亦指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元史.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宋人羈留我使,宜興師問罪。」《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也作「興師見罪」。
|
直搗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時名將岳飛討伐金人,金兵屢敗,多來歸降。岳飛銳不可擋,乃以直抵金人都城黃龍府與部下相激勉。典出《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後用以指直接攻入敵人都城要地。清.蒲松齡《代王玉斧戲答王掄史》:「他日直搗黃龍,縱軍旁掠,則切膚之災,弟亦不能卵翼之矣。」
|
弊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亡,公孫氏盡滅。
(2) 吳漢:?∼西元36,字子顏,東漢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勇鷙有智謀。為討伐公孫述時之大將,後位至大司馬,卒謚曰忠侯。
(3) 輿:車箱。泛指車。
(4) 壁:軍營的圍牆。
(5) 夷:誅殺。
(6)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東漢建為都城。
(7) 讓:譴責。
(8) 劉禹: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吳漢的副將。
(9) 敝帚:破掃帚。敝,破敗。
(10) 放麑啜羹: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趕走的故事。戰國魏將樂羊為表忠心,吃下敵人送來他親生兒子的肉做成的肉羹的故事。麑,音ㄋ|ˊ,小鹿。啜,音ㄔㄨㄛˋ,吃。
|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亡,公孫氏盡滅。
(2) 吳漢:?∼西元36,字子顏,東漢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勇鷙有智謀。為討伐公孫述時之大將,後位至大司馬,卒謚曰忠侯。
(3) 輿:車箱。泛指車。
(4) 壁:軍營的圍牆。
(5) 夷:誅殺。
(6)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東漢建為都城。
(7) 讓:譴責。
(8) 劉禹: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吳漢的副將。
(9) 敝帚:破掃帚。敝,破敗。
(10) 放麑啜羹: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趕走的故事。戰國魏將樂羊為表忠心,吃下敵人送來他親生兒子的肉做成的肉羹的故事。麑,音ㄋ|ˊ,小鹿。啜,音ㄔㄨㄛˋ,吃。
|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
樂不可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堪,字君游,東漢南陽宛人。六歲到長安讀書,以研究梁丘《易》學為主,因為才學高,在京師人稱「聖童」。光武帝初即位時,受命與大司馬吳漢一起討伐在蜀自立為王的公孫述,後來公孫述戰死,蜀國投降。吳漢以張堪為先遣進入成都,安撫官吏百姓。他將公孫述所收藏的珍珠寶玉,全部登錄在簿冊裡上呈朝廷,並未將之據為己有。他為官清廉,卸任離職時,只帶著簡單的布包袱,乘坐破舊的車子離開。之後和杜茂一起在高柳這個地方打敗匈奴,官拜漁陽太守。任內將漁陽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都願意聽從他的指揮。開墾稻田八千餘頃,教導百姓耕種的技術,使得百姓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於是民間就流傳起這麼一首童謠:「桑樹沒有附帶小枝芽,禾麥都結兩株...
|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息」是指鼻子裡呼出的氣,「仰人鼻息」即是依靠別人鼻子裡呼出的氣息生存,用以比喻依靠他人生活。這種用法在《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就有出現。內容記載東漢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州郡的首長擁兵自重,互相爭戰。在京師有董卓作亂,袁紹起兵討伐,有不少人歸附他。袁紹的根據地在渤海郡,附近的冀州刺使韓馥見袁紹的勢力漸長,害怕袁紹會來併吞,對他有所戒心,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
|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法處理!」成王聽了,眼前一亮:「是啊!應該快去把周公請回來!」周公來了,成王馬上命令周公帶兵東征,討伐叛賊。經過三年的艱苦征戰,叛亂終於被周公平息了。接着,周公又忠心耿耿的替成王料理了幾年的國家大事,一直到成王長大成人後,便把政權交還給他,讓他自理朝政。正式接管朝政這一天,周成王前往宗廟典祭祖先。在祭祀儀式上,周成王對着他的文武大臣講了話。他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教訓,並說:「我一定要‘懲前毖後’(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汲取教訓,小心謹慎的辦事,以免再遭禍害)。」 近義殷鑒不遠 反義重蹈覆轍 造句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懲前毖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