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且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姑且先說。古時說書人結束一個情節,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語詞。章回小說中沿用以發端承接。《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且說那朱溫出澗,取登州路去。」《紅樓夢》第四回:「如今且說賈雨村,因補授了應天府,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即以這個語義為主。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如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談,亦其得也。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所以「意隨言盡」,沒有餘韻。
女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占卜、唱曲、說書等為業的女子。《醒世姻緣傳》第二一回:「又喚了一個常來走動的算命女先,三個都在熱炕上坐等。」也稱為「女先生」、「女先兒」。
話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元民間說書人所依據的故事底本。用語體寫成,多以歷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如清平山堂話本、全相平話五種等皆是。
鼓兒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打鼓說書」條。
得勝頭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期說書人於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為引子,導出正文,稱為「得勝頭回」。《醒世恆言.卷六.小天灣天狐詒書》:「千把個老大家事,弄得七顛八倒,做了一場話柄,故把銜環之事,做個得勝頭回。」也稱為「笑耍頭回」。
筆力透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者備矣,然後齊於古人矣。」「敢問執筆之理,可得聞乎?」長史曰:「予傳授筆法之老舅彥遠曰:『吾聞昔日說書若學,有工而跡不至。』後聞於褚河南1>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所以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淨,令人意悅欲書2>,乃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3>,明利媚好4>,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5>,畫乃沈著。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真、草6>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可久,自然齊古人矣。」 〔注解〕 (1) 褚河南:褚遂良(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錢塘人。初唐書法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書、隸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
一千零一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沒有明確作者的民間文學巨著,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文學巨著,匯集中東、中亞和其他地區民族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故事內容表現許多平民化的言語,歷經八、九個世紀,經阿拉伯說書人反覆加工創作,方才成就此一世界文學奇葩。它從最初八世紀的口傳故事到十六世紀的定型成書,經歷了七、八百年之久,在如此長遠廣大的時間裡,結合了各個民族的人生智慧與價值判斷,囊括了波斯、印度、希臘、羅馬故事,最後加上阿拉伯和埃及的故事,這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成書特例,因此造就了這部規模宏大、匠心獨具、神奇莫測的文學鉅作。 ...
講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臺灣稱說書為「講古」。講古通常講述歷史故事、稗官野史或民間傳說,具有休閒娛樂及教育功能。
做生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營商業。《老殘遊記》第二回:「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趁大眾齊心之時,商量定了罷市,那家開門做買賣,便去搶他的貨物,硬派著關門。那些做生意的,那個敢拗?」也作「做買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