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警戒、戒備。通「警」。[例]儆備
不加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殺一儆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儆,警戒。殺一儆百指殺一人以警戒眾人。清.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粵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紳士中未必無之,宜殺一儆百。」也作「殺一警百」。
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狀況、情形。如:「警報一響,全市立即進入警戒狀態。」
警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人警覺的告誡。如:「前方不遠處有一個連續彎道的交通標誌,警告駕駛人多加小心。」《舊唐書.卷三三.曆志二》:「黑月盡是月蝕節,亦以吉凶之象,警告王者奉順正法。」《宋史.卷二八五.列傳.賈昌朝》:「近年寺觀屢災,此殆天示警告,可勿繕治,以示畏天愛人之意。」
2.一種對犯錯者的處分。如:「他違反校規,因而被記了一次警告。」
命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令、號令。[例]司令官命令全連的將士加強警戒
螢火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鞘翅目螢科。夏天生於水邊,能飛,夜間腹部會發出燐光,食害蟲,對農作物很有益處。[例]螢火蟲尾端會發光除具有警戒、照明的作用外,亦是求偶時的訊號。 △丹鳥、火蟲兒 ◎
信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警戒
佩韋佩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韋,皮帶,具舒緩的意思。弦,弓弦,有緊張的意思。佩韋佩弦指佩戴著韋弦,用以警戒自己。語本《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今引申為樂聞規勸。
尖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隊在作戰、行軍時,所派出的前鋒部隊。通常以一個班、排或連為單位。主要任務為警戒、搜索。亦借指精銳部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