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11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燕雀處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居安而不知危,毫無警戒之心。《孔叢子.卷五.論勢》:「先人有言,燕雀處屋,子母相哺,喣喣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己也。」也作「堂間處燕」、「燕雀處堂」。
攲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利用物體重心原理製成的汲水和盛水的器具。有陶、銅製品。水空時,器身是傾斜的,可以往裡注水;水恰好時,器是正的;太滿,器就翻過來。因有滿則溢、虛則不及的象徵意義,所以古代的國君設置此器來警戒自己。唐.權德輿〈郊居嵗暮因書所懐〉詩:「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攲器。」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蘇翰林易簡一日直禁林,得江南徐遜所造攲器,遂以水試於玉堂。一小璫傳宣於公,見之,不識其名。」也作「欹器」。
以一警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以一警百,吏民皆服。」
忒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甚、過於。宋.李流謙〈于飛樂.薄日烘晴〉詞:「笑溪桃、并塢杏,忒煞尋常。」《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這老官兒真個忒煞古怪,所以有這樣事,也得他經一遭兒,警戒下次。」也作「忒殺」、「忒甚」。
Janis-Mann衝突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諉作決定的責任,自編一廂情願的合理化理由,低估不利的後果,選擇性地忽略矯正性回饋訊息。4. 過度警戒:作決定者慌慌張張的急於找出解決方式,在不同的備選方案間躊躇猶豫,然後衝動地抓住一個匆忙構想出的決定以求立即抒解壓力。作決定者情緒亢奮、反覆思考,他的認知基模只能產生很簡單的想法並縮小短程記憶的幅度,因而忽略對備選方案及其可能後果做全面檢視。5. 警戒:作決定者仔細搜尋相關訊息,不偏不倚地去理解這些訊息,並在作抉擇前仔細評估各備選方案。上述五種因...
毖後懲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懲前毖後」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周頌.小毖》予其1>懲2>而毖3>後患。莫予荓蜂4>,自求辛螫5>。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注解〕 (1) 其:音ㄑ|ˊ,將。 (2) 懲:音ㄔㄥˊ,警戒、教訓。 (3) 毖:音ㄅ|ˋ,謹慎於。 (4) 荓蜂:牽引扶持。比喻牽引人為惡。荓,音ㄆ|ㄥˊ。 (5) 辛螫:蜂尾螫人的刺痛。比喻刑罰。螫,音ㄓㄜ,以針鉤刺。
持滿戒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著盛滿的水,謹慎小心不使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驕傲自滿。《南齊書.卷二二.列傳.豫章文獻王》:「蕃輔貴盛,地實高危,持滿戒盈,鮮能全德。」
警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警戒防衛。如:「這個社區的警衛工作委託保全公司負責。」
2.擔任警戒防衛的人。如:「這警衛擅離崗位,造成歹徒闖入,因有虧職守而遭解職。」
違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有關警戒事務的規定。如妨害秩序安寧、妨害交通、妨害風俗、妨害衛生、妨害公務、誣造偽證或湮滅證據、妨害他人身體財產等。[例]民眾若有違警的行為,將會遭拘留、罰金或停止營業的處罰。
警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警戒守備。《漢書.卷七○.陳湯傳》:「南郡獻白虎,邊陲無警備。」也作「警守」。
2.軍警機關基於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防止意外災害事變等,所施行的警戒防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