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73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化方向協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虛擬電信存取方法中的一種遠程通訊協定,發送端主動停止發送訊息,並通知接受端已準備好接收訊息。
變化的存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變化的存在 」概念係由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提出;他認為為了完成教育,要把教育工作視為是一段過程,在這段過程中,「訓練」與「陶冶」同樣重要。
  所謂「陶冶」(Bildung, formation),依他的見解,所有的被教者,皆為「可變化的存在」,而能由某一狀態轉移至另一狀態。這種轉移有兩個要件:一為可變性,一為法則性。也就是認定人類精神的內在性具有可變性,在轉移的過程需具備法則性。
  這種「可變化的存在」,除了指人以外,也指人的心靈,也就是指「陶冶」是可能的,即外在的經驗促使內在心靈的改變。也...
地磁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隨時間而產生之磁偏角、磁傾角及磁場強度等規則或不規則變化。見磁變。
記號變化放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記號變換器】(sign changer)。
變化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以決定測試案例集完整性的方法。測量的方式為測試案例集是否可以區分一程式細微的改變。
變化方向命令指示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虛擬電信存取方法中,用於表示發行段已完成發信工作,並準備好接收訊息的指示器。
變化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巨觀特徵:子實體扁平形,平伏且形成圓形區塊,1.8 × 3.5公分,非常薄,50–65微米厚,貼生,臘質,平坦,無裂痕,具非常細小的顆粒,看起來像不透明的點,疏鬆地散佈,灰白色,於5%KOH下不變色;邊緣漸薄,白色或同色。 微觀特徵:菌肉層的底層非常薄,部份穿透基質木栓細胞的細胞壁,10微米厚;菌肉層的中層不明顯,被直立且擁擠的黏質囊狀體和燈籠囊狀體覆蓋,大約50微米厚,由縱向交織地菌絲組成,菌絲(1.5)–1.8–2–(3)微米寬,含扣子體,薄壁,平滑,經常黏結;燈籠囊狀體圓柱形,10–50微米長,5-8微米寬包括結晶,堅硬地結晶覆蓋稍微膨脹圓柱形的先端,4–5微米寬,不包含先端的結晶,隱沒...
最小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之長度依溫度之變化而改變最小所設計製成之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更改、與原來有所不同。[例]改變、變化、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如:「千變萬化」、「潛移默化」。《易經.恆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氾論》:「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