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暇,空閒。給,供給。目不暇給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眼睛來不及觀看。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也作「目不暇接」。
曲高和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春白雪」。 (7) 引商:加長商音。 (8) 刻羽:削減羽音。 (9) 流徵:為徵音的流轉變化。徵,音ㄓˇ。 (10) 彌:更加。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什大乘要義問答.卷上.辯法身如幻常光泥洹三義》1>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離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觸;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觸;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觸;有觸之物,必有一法,即觸法也。餘者或有或無:如地,必有色、香、味、觸。水有色、味、觸,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則無香也。火必有觸,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從白石出者,則無香也。風但有觸,而無色也。若非色之物,則異今事。如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智度論.卷六》、唐....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潛移默化辨似: 濡,音ㄖㄨˊ。習染、感染。不可寫作「儒」。 「耳濡目染」及「潛移默化」都有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意思。 「耳濡目染」側重於環境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潛移默化」可以是環境,也可以是人的影響,多用於好的方面。 耳濡目染 潛移默化 辨似例句 ○ ㄨ 大人都不學好,小孩每天~,怎能不變壞? ㄨ ○ 我們應該多讀書,因為一本好的作品對人的思想具有~的功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增加。《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蟻穴,挖開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浮,和人世的變化無常。從此一心向道。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南柯一夢」,用來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境或別人的影響,於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陳鑾傳》:「請敕儒臣闡明聖諭廣訓,黜異端之旨,撰為韻言,布之鄉塾,俾士民童年誦習,以收潛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也作「潛移暗化」。
物換星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換星移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用法4 4.相似詞5 5.相反詞6 6.例句 1.釋義物換:指物隨四季而改變。星移:星辰變換位置,只時間的變化。 2.出處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3.用法用以說明時序變遷,景物變更。 4.相似詞時移世易,星移斗轉,春秋代序。 5.相反詞亙古不變,一切如常,一成不變,依然如故。 6.例句儘管物換星移,父母親對我們的愛卻是永遠不變的。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是覺得不好。周公又說:「讓他們繼續過原本的生活,仍然住在原本的房子裡,從事原本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變化,並且多舉用賢德之人,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聽了讚嘆不已,認為只有這樣廣闊的胸襟才能平定天下,於是決定採用周公的意見。後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演變而出,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地關愛與他有關的一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