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火燃竹,劈啪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爆竿」、「爆仗」。
熱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熱能所產生的推動力量。[例]地殼變動產生壓力與熱力,而引起火山爆發。
發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起火。《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黃)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玩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好玩的心理而點火,或拿著燃燒的東西玩耍。如:「這起火警係由小孩玩火不慎引發的。」
未焚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未起火前,就把柴草搬開。比喻防患於未然。《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一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以牛角為盛酒器,後以一角指一勺或一定量的酒。《水滸傳》第五三回:「燒起火來做飯,沽一角酒來吃。」《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且喚茶博士買一角酒,二斤肉來。」
馬舞之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人黃平曾夢見群馬起舞,旁邊有數十人向馬拍手,遂問索紞此夢為何徵兆?紞回答:「馬屬火,舞則為火起,向馬拍手為救火者。」後果然起火。典出晉書.卷九五.藝術傳.索紞傳。後指火災。
信手拈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手拈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禪宗史上,德山宣鑒禪師善於用「棒」開釋弟子,臨濟義玄禪師則是精於用「喝」的方式來啟發,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亦合稱為「德山臨濟」。《五燈會元》卷一四記載,大洪報恩禪師在開釋弟子,講解佛法時,提到德山和臨濟禪師。說這兩位禪師說法時,隨手引用各種古例來開示,禪理發揮便能涵括各角落,解說的高明有如聳立千仞的岩壁。讓受啟發的弟子感覺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也有如本已乾枯的樹木重新開滿了花朵。後來「信手拈來」成為一句成語,除用於指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亦用以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信手拈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手拈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禪宗史上,德山宣鑒禪師善於用「棒」開釋弟子,臨濟義玄禪師則是精於用「喝」的方式來啟發,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亦合稱為「德山臨濟」。《五燈會元》卷一四記載,大洪報恩禪師在開釋弟子,講解佛法時,提到德山和臨濟禪師。說這兩位禪師說法時,隨手引用各種古例來開示,禪理發揮便能涵括各角落,解說的高明有如聳立千仞的岩壁。讓受啟發的弟子感覺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也有如本已乾枯的樹木重新開滿了花朵。後來「信手拈來」成為一句成語,除用於指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亦用以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新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宋時,例於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賜百官。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一:「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浮客船。」宋.蘇軾〈徐使君分新火〉詩:「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