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兔跡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罕無人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荒涼徑界,無非些兔跡狐;坦迤土壤,料不是龍潭虎窟。」
浪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四處飄泊,行不定。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恨匆匆,萍浪影,風剪了玉芙蓉。」也作「萍浪跡」。
無形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形影、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小的藏他何幹?自然是他家擺佈死了,所以無形無。」
去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來去所留下的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幸得女子來去跡,甚是祕密。又且身子輕捷,朝隱而入,暮隱而出。」《紅樓夢》第一一二回:「文武衛門都瞧了,來去跡也看了,屍也驗了。」也作「來去影」。
2.事情的前因後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崔生見說了來去跡,方知一向與他同住的,乃是興娘之魂。」也作「來龍去脈」。
梗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萍,浮萍。梗,桃梗。萍梗跡指像浮萍、斷梗在水中一樣跡不定。比喻四處飄泊,行不定。明.鄭若庸《玉玦記》第一一齣:「空揮淚,萍梗跡將安寄,此生何濟?」也作「萍浪跡」。
研討與追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討與追輔導(Discussion and follow-up guidanc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評量結果的分享與研討的目的,乃是讓特殊幼兒的父母或照顧者,可以清楚地瞭解與接受孩子的需求和他們所擁有的資源。包括父母或照顧者在內的所有評量團隊的成員,皆應參與評量發現的分享與研討。 內容說明特殊幼兒的家庭第一次聽到評量的結果之後,就可以直接進到早期療育方案與安置議題的討論。我們總該讓父母或照顧者有機會去思索評量的結果,然後再安排其他會面討論的時間,去對所關心的議題有所反應。評量人員必須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由經過。《董西廂》卷四:「莫心憂,解元聽妾說由。」也作「緒」。
指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獵人放狗追逐野獸。比喻指揮調度。《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指示獸處者人也。」《漢書.卷三九.蕭何傳》:「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指示,功人也。」
隱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行。《西遊記》第二八回:「你們因何不耍不頑,一個個都潛隱跡?我來多時了,不見你們形影,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留下來的跡。宋.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詞:「曉來雨過,遺何在?一池萍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