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0.4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秀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文學成就獎、洛杉磯作家協會文壇導師獎等。今年五四文藝節,她榮獲中國文藝協會頒予的榮譽文藝獎章,原擬返國親自領獎,卻因身體不適入院檢查,由中央日報副刊主任林黛曼代為領取,也因此成為她最後的遺憾。張女士的作品從四○、五○年代開始曾經陪伴那時代中的許多年輕人成長。其作品中不僅亦師亦畫,更富人生哲理和時代意義,不少散文創作初學者奉其作品為經典之作。然而她在文學園地的成功並非偶然的,她對創作有獨特的見解。 觀點張女士為一虔誠天主教徒,其作品中從不諱言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並深以為天主教徒為榮。文藝創作開始得很早,與同輩作家林海音一樣...
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選取經由某地的路線。如:「公司業務考察團取道香港返國。」《官場現形記》第七回:「陶子堯拜別了姊夫姊姊,帶了管家,取道東三府,到濰縣上火車。」
尸祿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
素餐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
塞凡提斯(Cervantes,Miguel d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角烏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太子丹覲見秦王,被秦王強留。丹求歸國,秦王許諾如果太陽在一天內出現兩次,天下粟粒,烏鴉變白頭,馬生角,廚房的木門長肉腳就能歸國。因為太子丹心誠感動天地,秦王的要求一一應驗,燕太子丹終可返國。見漢.王充《論衡.感虛》。「馬角鳥白」原義為馬長出角,烏鴉頭變白。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後也比喻精誠感動天地,使不可能的事實現。
南榮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手,具體提升台灣人政治、社會地位,才能保障人權,因此改進東京日大修習法律;昭和6年(1931)學成返國後,在台南擔任律師職,膝下有5女 。沈榮伸張正義、保護弱者,不畏強權,從小即影響外孫江俊輝立志當位人權律師,幫助別人。沈榮生平以保護弱者、伸張正義及保障殖民地人民人權為職志,為許多窮人提供法律協助。江俊輝小時候曾隨母親沈吟香返台省親,記憶中當時有很多窮人沒錢請律師,帶著自家種的菜或雞鴨來找外公沈榮求助,沈榮也都樂於提供各種協助。江俊輝覺得外公能幫助窮人很偉大,立下要當人權律師幫忙別人的志願。民國56年(1967)本校創...
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歸國、回國、返國
法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東晉高僧。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襄丘縣)人。俗姓龔,三歲為沙彌,二十歲受比丘戒。因感於當時律典的缺乏。乃於晉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義熙八年才返國,前後共歷十五年,攜回了《摩訶僧祗眾律》、《十誦律》、《雜阿毗曇心》、《大般泥洹經》、《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都是當時中土所無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並和佛馱跋陀羅共譯出《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經》等,此外法顯還將他西行求法的經歷寫成《歷遊天竺記傳》,保存許多寶貴的西域古代史地資料,極為各國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所重視。
王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28~1897)字紫銓,號子九、仲弢、弢園,別號天南遯叟,清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曾遊歐洲和日本,並在香港創循環日報,提倡洋務,要求變法,為我國第一位政論記者;又將四書五經譯為英文,聖經譯為中文,對中西文化交流貢獻甚大。光緒間返國,主講上海格致書院。著有《弢園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