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氣力、精力。《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雖竭精神,欲開忠於當世之君。」《紅樓夢》第六回:「這會子有人,我也沒精神了。」
明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的東西落入不明價值的人手裡,而得不到賞識或珍愛。語本《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後比喻懷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或好人誤入歧途。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聊齋志異.卷六.鴿異》:「我以君能愛之,故託以子孫,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殘鼎鑊。」
白頭如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朋友相交甚久,彼此仍互不了解,好像新交的一樣。《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也作「白髮如新」、「白首如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睡覺用的席子。《禮記.曲禮上》:「請席何鄉,請衽何趾?」《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攝衽抱機,視膳於堂下。」
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思想。《文選.鄒陽.上書吳王》:「三淮南之心思墳墓,大王不憂,臣恐救兵之不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孩童習字用的竹片,可以擦拭再寫。《說文解字.竹部》:「籥,書僮竹笘也。」清.段玉裁.注:「籥亦謂之觚。蓋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書者。」
2.樂器名,吹管樂器。為遠古短管形竹製簧管樂器,中國最早的竹樂器之一。形制似笛,有三孔或六孔之分。通「龠」。
心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忠誠。《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披心腹,見情素,隳肝膽,施德厚。」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瓦解土崩注音︰ㄨㄚˇ ㄐ|ㄝˇ ㄊㄨˇ ㄅㄥ漢語拼音︰wǎ jiě tǔ bēng釋義︰即「土崩瓦解」。見「土崩瓦解」條。 01.《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使吳失與而無助,跬步獨進,瓦解土崩,破敗而不救者,未必非濟北之力也。」 02.《英烈傳.第五二回》:「是以有志之士,乘勢而起,或假元世為名,或托香車為號,由是天下瓦解土崩。」 參考詞語︰冰散瓦解注音︰ㄅ|ㄥ ㄙㄢˋ ㄨㄚˇ ㄐ|ㄝˇ漢語拼音︰bīng sàn wǎ jiě釋義︰猶「土崩瓦解」。見「土崩瓦解」條。 01.《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傅嘏》裴松之注引司馬彪《戰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自《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鄒陽,西漢時齊國人,和當時的羊勝、公孫詭同為梁國孝王的門客。羊勝等人因為嫉妒鄒陽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孝王很生氣,就把鄒陽交付官吏辦罪。鄒陽擔心死後要承擔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就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列舉許多古代的君王、賢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或猜忌,都為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當今的國君,也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賢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愚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
根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的根。《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詭,而為萬乘器者。」《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臣聞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