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1.37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險、險惡。《元史.卷一七三.葉李傳》:「今山路險巘,深入敵境,萬一蹉跌,非所以威示遠人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神惡其嶮巘,非惡其汙衊。」
水盡山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總管。卒諡定。 (3) 崢嶸:山勢高峻突出的樣子。 (4) 豁嶮:音ㄏㄨㄛˋㄒ|ㄢˇ,山谷地勢險惡難行。 (5) 馬束橋飛:橋墩斷裂,馬匹受到限制,無法通行。 (6) 中垺:中城。垺,音ㄈㄨˊ,外城。 (7) 款:叩、敲。此指開啟。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門打走了虎,後門又進來了狼。比喻禍患接踵而至,處境極為險惡。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勢。[例]長江三峽以形勢險惡著稱。
駭浪驚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烈的風浪。《鏡花緣》第六回:「年未及笄,遍歷海外,走蠻煙瘴雨之鄉,受駭浪驚濤之險。」亦比喻險惡的環境或遭遇。如:「他這些年歷盡駭浪驚濤,終於熬出頭了。」也作「驚風駭浪」、「驚濤駭浪」。
險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勢險惡難行。[例]山路險阻,踰越不易。
平地波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行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部隊基於作戰、訓練及行政等要求所進行的地面徒步行動。[例]這次行軍的目的地是形勢險惡的沼澤地帶。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暴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眾共同實施不法的暴力行為,其所用方式有威脅、打鬥、破壞等,以致造成險惡情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及安寧。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