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全責備」係由「求全」及「責備」二語組合而成。 「求全」語出《孟子.離婁上》,「責備」語本《管子.形勢解》的記載,孟子認為:一個人有出乎預料之外而得到的聲譽,也有力求完美而導致的毀謗(即「求全之毀」);正因為毀譽由人而不在己,君子固當不為所惑而行所當行。根據《管子.形勢解》的記載,管子闡釋了明君和昏君的差別︰英明的君主在授人官職時,必定會任用他的長處,而避免任用他的短處,這樣一來,做事自然能夠順利成功;而昏庸的君主不知道人們各有其長處與短處,因此隨意任用,卻又苛求他們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無缺(即「責必備」)。 「求全之毀」和「責必備」便合在一起形成「求全責備」這個成語,用來指對人或事要求完美...
造化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運捉弄人。多用以表示人生多變,無法預料。《鏡花緣》第六七回:「我們在坐四十五人,似乎並無一人落第,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可見天道不測,造化弄人,你又從何捉摸。」
擦槍走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擦拭槍隻時意外發生子彈擊發的現象。比喻做事因意外而導致預料之外的結果。如:「我們並不怕對方演習的威嚇,就怕擦槍走火引起本不該有的爭端。」
權利救濟請求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可像原處分機關之上級機關提起訴願,確實審查該訴願並為決定。(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難以預料的權利救濟請求權>,《台灣法學雜誌》,166期, 2010年12月,頁217-221。註2: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301-31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權利救濟請求權
預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預料
不出所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結果和所預料的相同。如:「看你不在家,就猜你可能會來這兒聊天,果然不出所料。」
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預料、不可測,多含貶義。如:「他不按牌理出牌,可謂居心叵測,得小心應對。」《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只因世路窄狹,人心叵測,大道既遠,人情萬端,熙熙攘攘,都為利來。」《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卻只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好鉤索人情深淺,又能為矯情忍訽之事。」
世事難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間的情況多變,難以預料。如:「世事難料,禍福無常。」
心懷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學列傳下.尹愔》。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我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尹愔的父母過世後,他因為過份哀痛而不願為官,後來被推薦到國子監講學,每講論儒、佛、道三教的學說,都是聽者前所未聞的。可惜他四十歲就死了。 「叵測」一語,即見於王道珪所說的「尹子叵測也」。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居心叵測」,轉而帶有貶義,用來比喻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禍從天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禍來得突然而不可預料。[例]他在旅遊途中被落石擊中,真是禍從天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