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容身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棲身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八回:「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
跨鳳乘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結成美好姻緣或求得佳偶。參見「乘鸞跨鳳」條。明.崔時佩《南西廂記》第一七齣:「可憐我書劍飄零無厚聘,感不盡姻親事有成,新婚燕爾安排定,除非是折桂手報答前程。我如今博得個跨鳳乘鸞客,到晚來臥看牽牛織女星。」
轉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天時,隨風飄轉的乾枯蓬草。《續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上古聖人,見轉蓬始知為輪。」後比喻身世飄零。《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二》:「轉蓬離本根,飄飄隨長風。」
流寓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拓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得志的樣子。漢.揚雄〈解嘲〉:「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意者玄得無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兄弟自罷官之後,一身拓落,萬里飄零,以前之事,一言難盡。」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八拜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八拜之交」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1)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2) 故人:老友。
雲散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雲散,蹤跡全無。比喻人生的飄零離散。清.龔萼〈答姜雲標〉:「乃雲散風流,各為飢寒所迫。」也作「風流雨散」、「風流雲散」。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首為屈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首屈一指」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高斯得〈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詩(據《恥堂存稿.卷七》引)老夫睡眼方昏花,夢中忽聞歌〈棣華〉。暮春逢此晴雨好,足慰飄零少陵老。知君重踏東華塵,先訪雪堂老師兄。大篇鏗鍧1>來扣寂,讀之宛如花萼集。花殘誰復倚欄干?黃鶴催歸呼子安2>。此花當屈第一指,徐娘3>風情窗uS可喜。詩成共賦豈厭多,惠連何不偕羊何?古來難并良與美,報答春光一盛旨。勿云數見恐不鮮,勿憂相煎荳萁然!我今已信天行止,小馮當門乃吾意。一春花惱只顛狂,行樂最怕功名妨。杜牧尋春遲有悔,且須十日澆磊隗。 〔注解〕 (1) 鏗鍧:音ㄎㄥ ㄏㄨㄥ,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2) 子安:神仙名。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