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韌皮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一種維管束組織,包含篩管細胞(篩細胞)、伴細胞、薄壁細胞及纖維細胞。可以將光合作用產物運輸至植物體各部,以供利用或儲藏。
葉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葉子(leaf)1.1 葉子的內部構造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葉子(leaf)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葉子內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為了讓每片葉子耶能吸收到陽光,葉片的排列及形狀都是經過刻意的安排而生長成的。(註一) 葉子的內部構造(一)葉脈(veins)也就是葉內的維管組織,維管組織內的韌皮部主要負責將光合作用產生的醣類,運輸到植物體內的其他部分,同時,葉子的水分也需靠著木質部運送供應。有些葉子的葉脈細長而平行,稱為平行脈;而有些葉子的葉脈則是呈網狀分散開來,稱為網狀脈。(註一)(二)葉肉組織葉肉...
小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解,再透過空腸和迴腸中的腸液所消化,接著食物在小腸內以蠕動的方式分解,經由小腸壁來吸收所有消化後的養分。食物在這些消化過程中,可以將碳水化合物轉變為單醣,蛋白質轉變為氨基酸,脂肪轉變為脂肪酸和甘油,而這些產物和水份,就在小腸內經由擴散作用或主動作用予以吸收。(註1) 小腸線小腸黏膜中以許多微小的小腸線,可以分泌的鹼性小腸液,裡面含有雙糖酶、胜肽酶、核酸酶,用來將食物分解。(註1) 小腸的吸收作用(註2)1. 口腔、食道均無吸收養分的能力,而胃只...
吸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取、接收。如:「吸收養分」、「物價上漲所增加的成本,由店家自行吸收,不提高售價。」
滋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養、生長。[例]土地提供養分,滋長了萬物。
絛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扁形動物門絛蟲綱。能寄生在人腸內,吸收養分,而使人衰弱。其身體為扁形方片,寸寸成節,色白,可長至二丈餘,故俗稱為「寸白蟲」。
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義之植物界,傳統上為百穀草木的總稱。為生物之一界,其細胞具有細胞壁,大部分內含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攝取光、水等無機物轉化成養分。植物通常固定於一處,繁殖體可藉水、風、人等外力帶至各地繁殖。其種類繁多,至少有三十五萬種,包括不具細胞核之藍綠藻、細菌,單細胞之原生生物,不能自營生活的真菌及多細胞真核之綠色植物。
李瑾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創作的技巧並不是最重要的,然而她相信讓自己保持前進的方法,就是要很努力地去感覺生活,並從生活中獲得養分。對於風格,她的體認是「畫風不是為了效果而去尋找的,而是針對當時的自己和書的主題所產生的。唯有出於直覺和內心的東西,才能打動別人」。她的畫風隨著生活歷練的增加而越趨於自由和隨性,卻能透過簡單的筆觸勾勒出主角的神韻。而蘊藏在作品中單純而深刻的情感,往往更能夠牽動讀者的心。 著作 《賣梨人與不可思議的旅人》《驚喜》《子兒,吐吐》《小怪物來了》《黑馬變白馬/銀鉢在哪裡》《門輕輕關》《我家住在大海邊》《妖怪森林》《瑄瑄學考古...
堆積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冰河底部、比碎石更小的微粒,由溶解的冰水將其慢慢搬運至冰河的外部周遭,而形成冰河外洗的堆積地形,此種養分較高較適合農業耕作。(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堆積作用英文關鍵字:deposition 參考文獻註1:石再添。地學通論。國立空中大學。 P.114~P.116註2:何金鑄。地學通論。自行出版。 P.171~P.172
鍾理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空,病後由妻子耕種僅存的幾分山田獨撐家計。此後,窮苦潦倒的生活及鄉野農村的農耕的體驗倒成了他文學的養分。作者以四十六歲英年早逝,身後留下了約六十篇作品,加上日記、書簡,共約六十萬字左右。 觀點鍾理和的大部分作品,則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間完成,而這些作品又 恰似他的生命之流,潺潺流出,最早的是他的同姓之戀──《苙山農場》 ,其實就是〈奔逃〉經過,以及在異地他鄉的困苦生活體驗。回到台灣之 後,他記下了戰後家鄉的景象──「故鄉」四部。他的病中體驗,病院見 聞,都是身歷其境、親身承當者才有的生命心得。鍾理和的作品告訴我們,面對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