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1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纍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屢屢。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晝纍纍與人兼行,夜則竊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也作「累累」。
沈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哺乳綱齒目鼠類。嘴尖,體細長,四肢短小。耳朵呈三角形,聽覺敏銳。尾粗,毛長寸許,色黃或紫黑,毛皮輕暖珍貴。
噬臍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為其所滅。 (5) 鄧侯:即鄧祈侯,春秋時鄧國人,生卒年不詳。 (6) 噬齊:左傳杜預注:「若腹齊,喻不可及。」比喻後悔已遲。噬,音ㄕˋ,嚙啃。齊,通「臍」,肚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叮、咬。明.張自烈《正字通.口部》:「嘬,也。」《孟子.滕文公上》:「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
李代桃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牙齒咬東西。通「」。[例]囓指、囓臂盟
有始無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漢書.卷二七.五行志第七中之上》:「三子爭國,王室大亂。其後,賓起誅死,子鼂奔楚而敗。京房《易傳》曰:『有始無終,厥妖雄雞自斷其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啃,用牙齒咬。《說文解字.齒部》:「齦,也。」《通俗編.草木》:「齦瓜皮,說大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約起誓。《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與其母訣,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